收割前,马守良(中)与合作社管理员查看谷子成熟情况。记者尹晓燕摄
□本报记者尹晓燕本报通讯员吴华
金秋风起谷飘香。 10月24日,随着最后一亩谷子归仓,武城县李古寺土地股份专业合作社种植的千余亩谷子全部收获完毕。“去年一亩收了700斤,今年能达到750斤,大伙儿干劲儿更足了。 ”合作社管理员张光涛高兴地向记者介绍着。
今年55岁的张光涛,是郝王庄镇西李古寺村村民,90岁的母亲多年瘫痪在床,妻子患脑血栓行动不便,为了照顾二人,张光涛无法外出打工,仅靠种地养家糊口,一家人日子过得紧巴巴,被识别为建档立卡贫困户。 2017年,村党支部领创办了合作社,张光涛把家里的地入股了合作社,每年每亩能拿到1000元分红,他还当起了管理员,负责管理400多亩地,工资加分红去年一年就收入了2万多元。“现在不仅脱了贫,咱还要奔小康。 ”张光涛说,日子越过越有奔头了。
西李古寺村有276户800多口人,因缺乏特色产业,年轻村民外出打工,上了年纪的在家种地,村集体几乎没有收入,曾是扶贫工作重点村。村党支部书记马守良上任后,村党支部领创办了武城县李古寺土地股份专业合作社。“合作社成立之初,我们对于发展什么产业,如何能保障村民稳定增收,心里真是没底。 ”马守良回忆道,大伙儿一商量,头一年,先发动村“两委”班子成员及小范围村民,用土地入股合作社,种植小麦、玉米。虽说有500多亩,但不是成方连片,大型机械作业不便,没有规模种植优势,最终收获时,又成了自家收自家的。
第一年的失败经验让马守良意识到,要么找准种植方向大规模流转,要么就彻底放弃发展合作社的想法。“想要改变村里境况,就必须得发展好这个合作社,不下决心拼一下怎能轻易认输? ”曾经自己做过生意的马守良盘算了一下,自己还有些家底,即便地里颗粒无收,也能保证村民两年的土地入股分红,那就再试两年。
不同于第一年的小规模流转,而是发动全村村民参与入股。“没想到村民积极性很高,全村一共1932亩地,一下就流转了1865亩。 ”马守良介绍说,分红基本与村民自己种地的收入相持平,但他们不用再为种地费心费力,可以腾出手来放心务工。
2018年麦收后,合作社第一次大规模种植了玉米,虽获丰收,但效益并不可观。“给村民分红后,几乎没有结余。 ”马守良意识到,还是要从发展特色种植上找出路。听闻附近河北东光、阜城等地种植的谷子产量可观、效益不错,而且本村也有人种植过谷子,他带着几名村干部一起去河北考察,详细了解谷子的种植技术。去年春天,合作社购置了20多台(套)大型机械,利用一处曾经外租给企业、如今闲置的厂房作为“大本营”,种植了1500多亩谷子,其余种植了红薯、金银花等。
“合作社大规模流转种植,不能只在‘种’上下功夫,还得‘管’好。 ”马守良将开办企业的管理经验应用到了合作社上来,专门成立了团队负责管理,设有1名监督员、4名管理员,管理员下分设8名小组长,日常所需工人基本都是无法外出务工的村民。
71岁的马长明,曾任村委会主任,在村民中威望较高,负责监督耕种及用工情况。前两天,谷子收割后地里开始深耕,他拿着尺子到地里量,深耕不达标重新返工。“对日常用工,按照合作社种植管理人员提出、监督人员审查的原则进行,保障公正公平。 ”马长明介绍,对于管理员的工资绩效,则结合上一年度产量、用工等情况按地块估算出基础的产出效益,超出的奖励,低的按实际核算,激发管理人员提高效率。
去年,第一季谷子喜获丰收,合作社收入了220万元,村集体增收61万元。比起谷子,种植红薯用工多、效益较低,但今年马守良仍坚持种植了200亩红薯,“村民把地都流转了,年纪大的不能外出务工,得让他们有份工作多份收入。 ”
年过7旬的张光远就经常在合作社打工:“现在都是机械化作业,给机械放种子加化肥,一天80块钱,活儿不累还能在家门口挣些钱。 ”
合作社效益可观,村民的福利也提高了。清洁煤一吨补贴265元,医疗保险每人补贴100元,每年评选文明户,也相应给予奖励。“现在村民收入提高了,精神面貌也焕然一新。 ”马守良说,目前,合作社申请了农产品绿色食品认证,注册了“利谷食”商标,计划年底前进一步拉长产业链条,完成小米初加工。在县工商联的牵头下,合作社与县里的两个行业协会签订了长期购销协议,同时通过淘宝等电商平台,拓宽线上销售渠道,未来合作社效益将更加可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