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帮助    
  文章搜索:
用户名: 密码: [注册][找回密码]  
德平镇发展特色种植,调整了产业结构,带动了乡村游——
栽下黄花菜 培育增收产业
作者:袁芳本报

村民在种植基地采摘黄花菜


  □本报记者袁芳本报通讯员李海莲
  初夏时节,在临邑县德平镇大西关村的田间地头,一朵朵含苞待放的黄花菜在枝头摇曳,金黄耀眼,香气四溢,几位村民正在田中采摘黄花菜。“每年入夏后,我都抽时间来黄花菜基地打工,一个月能收入500元左右。等到了丰产期,按照各人采摘的斤数算收入,我每天能摘200多斤,一个月能收入1500多元。 ”村民郭宗升说,“黄花菜花期有两个多月,我们只需要在早晨5点到10点工作,不耽误自己家里、地里的事情,还能多一份收入。 ”
  2018年秋季,德平镇大西关村党支部领办创办合作社,流转了土地50亩,种植黄花菜,合作社统一管理、统一销售。去年,大西关村黄花菜亩产1500公斤,鲜黄花菜售价每公斤6元,去除成本,每亩黄花菜为集体增收6000元。
  黄花菜是一年种植、多年收获植物,当季黄花菜采摘完成之后,可以通过分株或者扦插的方式得到黄花菜种苗。今年3月,大西关村将幼苗以低于市场价销售给周边村庄,辐射带动丁家、闫家等5个村,新发展种植黄花菜200余亩。有的村子将种植黄花菜与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发展边角经济等相结合,鼓励村民在房前屋后、庭院内部、大街两侧种植,既能增加收入,又能打造美丽庭院。
  在此基础上,德平镇把黄花菜作为“镇花”,全面发展旅游业。“我们是诗人孟郊的故乡,孟郊有诗说‘慈母倚堂门,不见萱草花’,黄花菜又名萱草,象征着母爱,我们结合正在建设的孝德康养古镇建设,先后举办了赏花节、采摘节等,并正在积极建设田园综合体,发展观光旅游,进一步增加农民和集体收入,扩大德平镇的知名度。 ”镇长张万里说。
  不仅如此,该镇还在品牌化、市场化、高端化上做文章,他们将黄花菜进行机械生产线烘烤干,延长保质期,统一质量标准,统一包装销售,并注册了商标“老家德平”,提升产品附加值。德平镇积极拓宽销售渠道,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模式,既去临邑县各大超市进行本地销售,又通过电商平台对外销售,解决各村合作社、农户销售的后顾之忧。
  截至目前,全镇共发展黄花菜种植350亩。“下一步,我们将继续把黄花菜产业做大做强,让我们的家乡、孟郊的故乡到处盛开‘母亲花’,遍地都是‘黄金菜’,让这一产业成为集体村民增收致富的好门路。 ”镇党委书记张洪东说。
更多>>  德州日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栽下黄花菜 培育增收产业
  本文所在版面
【第 06 版:基层】
Document

免责声明

  德州新闻网是由德州日报社所创建的综合性网站,所刊登的第三方发表的各类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资料的版权,均为第三方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所有。

  所有与德州新闻网链接的网站及其内容和版权,由相应的提供者与拥有者负责,德州新闻网对链接网站的内容不承担任何商业法律责任。

  德州新闻网刊登的电子报,均为报纸出版方提供的原版期刊杂志内容。德州新闻网不对报纸做任何内容方面的增减修改,对此等信息的准确性、完整性、合法性或真实性均不承担任何责任。

  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使用了您拥有著作权的作品并对我们的编辑方式有任何异议,请向我们提供您的身份证明及您对该作品拥有著作权的相关文件,我们会尽快根据法律法规妥善处理。

  对于本站拥有版权的稿件,未经书面协议授权,禁止其他网站等有关信息服务企业予以转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