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帮助    
  文章搜索:
用户名: 密码: [注册][找回密码]  
庆云县东辛店镇大李村——
对接专柜贫困户种菜不愁销

澳城购物广场大李村有机蔬菜专柜


  □本报记者徐冬晓本报通讯员马俊良魏巍
  5月25日早上,天刚蒙蒙亮,庆云县东辛店镇大李村贫困群众李宣峰已经收了几大篓鲜菜,筛选、过秤、装箱后,村里统一组织将刚刚采摘的新鲜蔬菜送往县城的澳城购物广场。“以前卖菜销量不稳定,现在蔬菜每天都直供超市,再也不愁销路了! ”李宣峰憨厚地笑着说。
  大李村是省级贫困村,以种植粮食和蔬菜为主。但由于蔬菜种植规模小、产业集中度和农户市场参与度低,销路一直是个难题。如何让蔬菜种植集约高产,成为带动全村致富的“金饭碗”,是摆在镇党委政府面前的难题。
  立足实际,东辛店镇按照“因地制宜,一村一策”的工作思路,引导大李村发展大棚绿色蔬菜种植,引进高产优质蔬菜品种,不使用或少使用化肥农药,进一步提高蔬菜品质。 2015年,在该镇引导下,大李村党支部领创办果蔬专业合作社,探索“合作社+农户”的发展模式,先后落实扶贫资金30多万元建设了4个高标准蔬菜种植大棚,发展绿色蔬菜种植,吸收贫困户到棚内打工,年底还享受分红。不仅如此,大李村还申请注册了“晶彩”蔬菜商标,走品牌发展之路。去年,该村的大叶香菜获批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认证。截至目前,该村已建有优质蔬菜大棚82个,占地500余亩,一年种植二至三茬,带动周边200多名村民就业,实现村集体年增收3万余元,群众人均增收4000多元,带动全村46户106名贫困群众全部脱贫。“我们不满足于‘摘帽’,还需要主动承担更多责任,确保群众脱贫不返贫。 ”该镇党委书记韦毅说。为彻底解决大李村蔬菜销路不畅的问题,该镇党委政府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积极对接澳城购物广场,开展“扶贫蔬菜进超市”试点工作,通过在澳城购物广场开设大李村有机蔬菜专柜,直销贫困村生产的蔬菜品种,解决该村的蔬菜销售难题。与此同时,购物广场方还请来县农业农村局技术人员对大李村蔬菜农产品进行环保检测,确保蔬菜质量。蔬菜上架后,销量节节攀升,日均销量1000斤左右。“商场开了‘扶贫专柜’,专门经营贫困村的蔬菜,每天供应的西红柿、黄瓜、茄子、辣椒都很新鲜,也很抢手。 ”澳城商场超市负责人李伟伟介绍说。“试点工作的成功对我们是很大的激励,我们要做的不仅是让贫困户的产品能够卖得出,还要让他们的产品卖得好。 ”韦毅表示,下一步他们将把各村传统分散的蔬菜种植户集中起来,规模化发展蔬菜种植,卖到大型超市、大型农贸市场,形成从蔬菜产出、运输到销售的完整产业链,为贫困户的农产品进一步拓宽销路,帮助贫困户增收致富。
更多>>  德州日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对接专柜贫困户种菜不愁销
  本文所在版面
【第 07 版:基层三农】
Document

免责声明

  德州新闻网是由德州日报社所创建的综合性网站,所刊登的第三方发表的各类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资料的版权,均为第三方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所有。

  所有与德州新闻网链接的网站及其内容和版权,由相应的提供者与拥有者负责,德州新闻网对链接网站的内容不承担任何商业法律责任。

  德州新闻网刊登的电子报,均为报纸出版方提供的原版期刊杂志内容。德州新闻网不对报纸做任何内容方面的增减修改,对此等信息的准确性、完整性、合法性或真实性均不承担任何责任。

  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使用了您拥有著作权的作品并对我们的编辑方式有任何异议,请向我们提供您的身份证明及您对该作品拥有著作权的相关文件,我们会尽快根据法律法规妥善处理。

  对于本站拥有版权的稿件,未经书面协议授权,禁止其他网站等有关信息服务企业予以转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