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帮助    
  文章搜索:
用户名: 密码: [注册][找回密码]  
“德州有强有力的研发平台”
——现代农业产业对接专场侧记
作者:邓静本报


  □本报记者邓静本报通讯员陈志博
  果蔬绿色冷链物流保鲜关键技术、人参(西洋参)营养化整根利用技术创新及产品研发、牛病毒性腹泻病毒活疫苗……6月4日,2019中国·德州京津冀鲁资本与技术交易大会现代农业产业对接专场活动举行,来自中国农业大学、中国农科院等高校院所专家学者重点推介现代农业领域十余项科技成果,这些成果与生产紧密相关,引起我市农产品加工、农资、畜牧水产养殖等涉农企业的热切关注。
  农业出路在现代化,农业现代化关键在科技进步。当前,我市农业科技贡献率已经超过60%,通过持续不断创新研发、引进前沿农业科技成果、健全农业科技创新推广体系等举措,农业科技贡献率持续提升,农业科技创新意识不断增强。此次对接会,不少企业寻求到了合适的紧缺技术。
  乐陵希森马铃薯产业集团有限公司与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签署了马铃薯绿色生产技术科技成果转化合作协议。约定依托中国农科院的科研、人才优势,开展盐碱地马铃薯绿色生产技术研发。作为一家致力于马铃薯全产业链发展的企业,多年来,希森集团积极寻求国内、国际科技合作,突破了马铃薯育种、栽培、深加工等方面的关键技术。公司总经理胡柏耿表示:“国内科技合作为企业解决了不少难题,在与中国农科院、青岛农业大学等高校院所合作的基础上,下一步,我们会主动与‘志趣相投’的参会企业洽谈,发力马铃薯育种、栽培、机械化生产、深加工等领域。 ”
  我市先后与美国、德国、荷兰等达成深度科技合作。全市规模以上农产品(食品)加工企业达到861家,省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68家、田园综合体和现代农业产业园区达124家;省级以上农业科技园区11个,农业科技创新平台110个。雄厚的产业基础、较强的科研能力为对外合作提供了可能。青岛农业大学农学院副院长张恩盈表示:“青岛农大农学院设有多个涉农专业,把实验室里的科技成果落实到生产一线,德州既有强有力的研发平台,也有基础坚实的一线基地,是很好的合作伙伴。 ”
  乐陵作为此次对接会主办方,为校企合作搭建了平台。中国农业大学李全宏博士推介的南瓜精深加工产业化关键技术,引起山东星光糖业有限公司技术研发中心负责人王程成的浓厚兴趣,“速溶南瓜粉产业化技术研究、南瓜多糖提取产业化关键技术,与我们企业有很强的产业契合度。”推介刚结束,她便找到李全宏博士,双方约定进一步洽谈,共谋发展。该公司还与江南大学签署协议,共建技术创新中心。
更多>>  德州日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德州有强有力的研发平台”
  本文所在版面
【第 03 版:特刊】
Document

免责声明

  德州新闻网是由德州日报社所创建的综合性网站,所刊登的第三方发表的各类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资料的版权,均为第三方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所有。

  所有与德州新闻网链接的网站及其内容和版权,由相应的提供者与拥有者负责,德州新闻网对链接网站的内容不承担任何商业法律责任。

  德州新闻网刊登的电子报,均为报纸出版方提供的原版期刊杂志内容。德州新闻网不对报纸做任何内容方面的增减修改,对此等信息的准确性、完整性、合法性或真实性均不承担任何责任。

  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使用了您拥有著作权的作品并对我们的编辑方式有任何异议,请向我们提供您的身份证明及您对该作品拥有著作权的相关文件,我们会尽快根据法律法规妥善处理。

  对于本站拥有版权的稿件,未经书面协议授权,禁止其他网站等有关信息服务企业予以转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