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帮助    
  文章搜索:
用户名: 密码: [注册][找回密码]  
青龙桥社区零距离“V”站获评省最佳志愿服务项目——
居民“点单”服务上门

志愿者为居民维修家电


  □本报记者石秀秀本报通讯员李凯孙国云
  12月24日早上8点多,在位于德城区新湖街道青龙桥党群服务中心的李师傅维修小屋内,德州职业技术学院电气维修系的4名学生正与专业维修人员李兴禄一起,义务帮助居民修家电。“以前家里东西坏了不知道去哪里修,自从有了这个维修小屋,可省心多了。 ”家住长青小区的居民李桂英说。
  李师傅维修小屋,是青龙桥社区整合社会资源,打造的综合性志愿服务项目——零距离“V”站中的一项内容,其中还包括于大姐暖心康复理疗室、飞剪爱心理发店、心灵之窗保养站等。今年,该项目被省文明办评为最佳志愿服务项目,青龙桥社区被评为最佳志愿服务组织。“近几年来社区开展志愿服务的人越来越多,难免出现服务扎堆,没有持续性等问题。 ”提到零距离“V”站的设立,社区党总支书记赵春芳表示,目的是将各种志愿服务资源进行梳理整合,让服务内容与社区居民需求相匹配,缩短服务距离,真正把实事好事做到群众心坎上。“‘V’取自志愿、价值、成功、时尚等词的英文首字母。同时还有微笑的意思,寓意志愿服务让他人微笑也愉悦自己。 ”赵春芳说。
  为了了解社区居民的意愿和诉求,青龙桥社区以网格为单位进行征集,最后汇总整理。为解决大家普遍反映的家电维修难,赵春芳经过多方协调,在社区党群服务中心2楼腾出一间屋子,成立了李师傅维修小屋,由李兴禄等4名专业维修人员每周定期为居民服务,平均每月能修二三十件小家电,入户维修电器、线路、水暖等十余次。“我们年纪大了,行动不方便,出门理发成了大难题。 ”家住三八路迎春巷小区的李明堂曾找到社区工作人员反映。原来迎春巷小区内有317户居民,80%是老年人,而且附近没有一家适合给老年人理发的店铺。为了让他们不出小区甚至足不出户就能满足理发需求,社区协调德州飞剪美容美发职业培训学校的志愿者,定期到小区为老人服务。“理发师每个月15号来给剪头发,不能出门的还能到家里去。大伙儿都认可,都很放心。 ”76岁的刘俊英说,“社区想的真是太周到了。 ”
  随着服务内容的不断增多以及固定化,赵春芳萌生了搭建一个志愿服务平台的想法,今年3月,零距离“V”站正式成立,将所有服务项目纳入其中,更好更系统地为居民提供服务。为让服务更贴近居民,赵春芳决定在全社区的7个网格各建一个工作室。“‘V’站的总部在社区,工作室为分站,所有的志愿服务居民不出小区就能享受到。 ”赵春芳介绍,目前,迎春巷1号工作室已经正式设立,受到居民的一致欢迎。“前段时间我们去了国土资源局宿舍和财政局宿舍进行宣传,让更多的居民了解什么是零距离‘V’站,可以为大家做什么,并鼓励更多人参与志愿服务。”赵春芳说,通过零距离“V”站项目的推开,让居民切实享受到社区的零距离服务,最终实现“人在格中住,事在网中办”“小事不出网格,大事不出社区”。
更多>>  德州日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居民“点单”服务上门
  本文所在版面
【第 05 版:社会民生】
Document

免责声明

  德州新闻网是由德州日报社所创建的综合性网站,所刊登的第三方发表的各类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资料的版权,均为第三方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所有。

  所有与德州新闻网链接的网站及其内容和版权,由相应的提供者与拥有者负责,德州新闻网对链接网站的内容不承担任何商业法律责任。

  德州新闻网刊登的电子报,均为报纸出版方提供的原版期刊杂志内容。德州新闻网不对报纸做任何内容方面的增减修改,对此等信息的准确性、完整性、合法性或真实性均不承担任何责任。

  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使用了您拥有著作权的作品并对我们的编辑方式有任何异议,请向我们提供您的身份证明及您对该作品拥有著作权的相关文件,我们会尽快根据法律法规妥善处理。

  对于本站拥有版权的稿件,未经书面协议授权,禁止其他网站等有关信息服务企业予以转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