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帮助    
  文章搜索:
用户名: 密码: [注册][找回密码]  
走向“国际范”的中国科幻

小说《三体》


  自清末民初受西学影响开始萌芽,曾经作为舶来品的科幻小说逐渐在中国深厚的创作土壤扎根并不断发展,至今已经“出口”海外,在世界科幻舞台留下自己的印记。
  1904年的《绣像小说》杂志,曾连载过一篇共三十五回的《月球殖民地小说》,这被认为是第一篇真正意义上的中国科幻小说。
  刘慈欣的《三体》等中国科幻小说近两年斩获雨果奖,则被视为中国科幻界问鼎国际舞台的标志性事件。从“晚清范”、“民国范”到“国际范”,就像东方渐露的鱼肚白,有人认为,中国科幻的新纪元已经开始。
  美国北卡罗来纳州立大学中国现代文学助理教授纳撒尼尔·艾萨克森曾将中国科幻小说 《乘客与创造者》翻译成英文。艾萨克森认为,在最近三到五年时间,中国科幻小说真正开始成为一种“国际流派”。
  几年前,排在前列的科幻小说大国有英国、美国、日本、俄罗斯、法国等,而现在很难做到不把中国列入其中。中国科幻小说开始在国际上留下自己的印记。 ”艾萨克森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时说。他认为,中国科幻应一方面向更加内省、哲学的方向发展,另一方面也向外开放。
  不过,艾萨克森说,中国科幻出版业仍主要集中在面向青少年观众群体。
  中国的《变形金刚》和《太空堡垒》系列在哪儿?这是艾萨克森关于中国科幻产业的疑问。尽管中国科幻近年来发展速度惊人,但在产业化方面与美国科幻仍有一定差距。
  “中美科幻产业的主要差别在于出版权、著作权保护和商标法。美国的科幻企业不仅仅是卖书,而是整个整合生态系统——电影、漫画书、玩具、电视剧。 ”他说,中国的版权保护不尽人意,所以中国公司不愿冒险根据特定角色或故事打造系列科幻衍生品。
  而在日本,动画和漫画、游戏的合作正在推进,但与中国情况类似,科幻小说和电影电视产业的结合步履维艰。
  每当艾萨克森走进中国书店都能看到外国小说译本专区,而美国书店却没有中文小说的译本专区。
  “语言确实是中国科幻走向世界的一个障碍。但很不幸,这是美国读者的问题,而不是汉语的问题。 ”艾萨克森说。
  他认为,中国读者读美国科幻小说,比美国读者读中国科幻小说更容易,“在过去100年中,中国人从外部世界学的比世界从中国这里学的多得多。 ”
  《三体》等小说折桂雨果奖,美国华人科幻作家、译者刘宇昆功不可没。美国翻译家威廉·韦弗曾将翻译比作艺术表演,“原作是乐谱,而翻译是乐手”。刘宇昆说,自己就是在忠于作家原意的基础上,将原作的“乐谱”谱写出了不同的乐章。 据新华社
更多>>  德州日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走向“国际范”的中国科幻
  本文所在版面
【第 08 版:文体】
Document

免责声明

  德州新闻网是由德州日报社所创建的综合性网站,所刊登的第三方发表的各类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资料的版权,均为第三方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所有。

  所有与德州新闻网链接的网站及其内容和版权,由相应的提供者与拥有者负责,德州新闻网对链接网站的内容不承担任何商业法律责任。

  德州新闻网刊登的电子报,均为报纸出版方提供的原版期刊杂志内容。德州新闻网不对报纸做任何内容方面的增减修改,对此等信息的准确性、完整性、合法性或真实性均不承担任何责任。

  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使用了您拥有著作权的作品并对我们的编辑方式有任何异议,请向我们提供您的身份证明及您对该作品拥有著作权的相关文件,我们会尽快根据法律法规妥善处理。

  对于本站拥有版权的稿件,未经书面协议授权,禁止其他网站等有关信息服务企业予以转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