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帮助    
  文章搜索:
用户名: 密码: [注册][找回密码]  
让语文课多些诗意
□本报记者刘平本报通讯员董志勇王培培
个人简介

赵洪金和学生在一起。


  赵洪金,德州市实验中学副校长。大学本科学历,中学高级教师,1988年7月参加工作,曾获全国优秀教师、山东省优秀教师、德州市教学能手等称号;2009年被授予德州市五一劳动奖章;2010年被授予山东省富民兴鲁劳动奖章。
  从事高中语文教学近30年,赵洪金对语文课堂教学有着独到见解。当前的语文课堂存在哪些问题?老师该怎样上好语文课?针对这些问题,记者采访了赵洪金。
留给学生想象空间
  记者:语文在高考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语文教学的目的是什么?
  赵洪金:语文更多的是一种综合素养,一个孩子对世界的认知和审美,人格和心性的塑造,内心浪漫和诗意的诞生……大多是通过语文学习实现的。
  记者:但是,当前高考压力下,语文课堂模式化,这样有什么弊端呢?
  赵洪金:当前确实存在一些问题,比如一些老师把语文课上成习题课,单纯传达给学生分析理解的技术,一味为应试做准备,忽略了语文课的特殊性;在命题和答案设计上,“归纳性”“排他性”过强,学生思考机会少,阻断了他们的想象,多媒体的运用遮蔽了语文教学内容等等。
  记者:多媒体的运用难道不是使教学内容更直观吗?如何理解“遮蔽”这个词?
  赵洪金:比如说,我们教学生读“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就是为了教学生通过阅读这个句子想象出叶子的舞裙风韵,如果这个时侯“啪”打出一张舞女裙子的图片,学生的脑海里就有了具体图像,这时多媒体就成为丰富学生想象的障碍物。
  所以,语文课堂要留给学生想象的空间,老师应该重视语文教学风格的养成,为学生呈现朴实的、本真的、有文化底蕴的、有人文关怀的富有语文味儿的课堂。
引导学生广泛阅读
  记者: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存在哪些不足?
  赵洪金:主要的问题就是不会表达,原因就是阅读少、写作少。应该提倡和引导学生进行阅读,并养成“裸读”的习惯,引导学生在不了解写作背景的情况下,完全凭自己的阅历和感悟,自由地阅读和理解文本,与作者进行心灵的对话与交流。
  记者:阅读对语文学习能起到什么样的作用?
  赵洪金:真正的语文是广泛阅读的语文。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朱永新曾说“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就是他的阅读史”,阅读对一个人的成长非常重要。从普遍意义上来说,高中生阅读的量和质远远不够,新课标提倡创造性阅读、个性化阅读、批判性阅读、多元解读,就是突出学生的个性化理解和体验。
给学生更多参与机会
  记者:新课标强调要突出学生学习的主体性,老师在教学中应该怎样做?
  赵洪金:学生是课堂的主体,而现在课堂教学中还存在着教师越俎代庖的分析和讲授,先入为主地为学生限定思维框架,忽视学生的个性差异和个性体验,追求答案的统一性。
  语文课要有学生的个性体验和个性解读,要有质疑有辩驳,允许不同的声音。教师是课堂组织者、参与者、指导者,我们在教学中,要尊重学生的人格,应该让学生自己展开学习活动,让他们有自己的亲身体验,而不是老师简单灌输。
更多>>  德州日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本报记者刘平本报通讯员董志勇王培培
  本文所在版面
【第 04 版:教育】
Document

免责声明

  德州新闻网是由德州日报社所创建的综合性网站,所刊登的第三方发表的各类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资料的版权,均为第三方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所有。

  所有与德州新闻网链接的网站及其内容和版权,由相应的提供者与拥有者负责,德州新闻网对链接网站的内容不承担任何商业法律责任。

  德州新闻网刊登的电子报,均为报纸出版方提供的原版期刊杂志内容。德州新闻网不对报纸做任何内容方面的增减修改,对此等信息的准确性、完整性、合法性或真实性均不承担任何责任。

  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使用了您拥有著作权的作品并对我们的编辑方式有任何异议,请向我们提供您的身份证明及您对该作品拥有著作权的相关文件,我们会尽快根据法律法规妥善处理。

  对于本站拥有版权的稿件,未经书面协议授权,禁止其他网站等有关信息服务企业予以转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