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帮助    
  文章搜索:
用户名: 密码: [注册][找回密码]  
十里望回族镇——
三板斧砍断陋习根
作者:徐冬晓
  本报讯(记者 徐冬晓 通讯员 郝永志)1月29日,禹城市十里望回族镇召开“2015道德模范”颁奖典礼,当身披彩带的前河套村红白理事会会长杨开云接过奖牌时,全场响起雷鸣般的掌声。“杨会长带领的红白理事会干得好啊,大伙儿打心眼里拥护。”十里望回族镇前河套村村民宋秀娟说。
  前河套村常住人口1100多人,加上流动人口超过2000人,红白事每年有几十起,村里原来铺张浪费,攀比奢靡之风盛行,红事白事都摆筵席,群众苦不堪言。 2015年,村里的红白理事会在杨开云的带领下,认真贯彻落实镇党委政府提出的移风易俗倡议,大刀阔斧开展红白事改革,砍出了有力的三板斧,从根本上扭转了村里的奢靡风气,得到了广大党员干部群众的好评,在周边村庄起到了良好的示范作用。
  第一斧,砍掉了厚葬陋习。原来村里谁家有白事,当事人要请乐行,摆宴席宴请亲朋,办5天丧事,一场事儿办下来,最少也要花费一万五六千元钱。改革后,把请乐行和摆宴席的陋习全部去掉, 5天丧改成了3天,只需花费3000元左右,为当事人节省了大量人力、财力。
  第二斧,砍掉了入土陋习。通过募捐和集资的方式,筹资30多万元在村内修建了祠堂,可供全村人使用一百年,消除了以前死人同活人争地的现象。
  第三斧,砍掉了攀比陋习。以前村里一有红事,当事人都要大摆筵席,款待亲朋,少则十几桌,多的甚至达到上百桌,连前来帮忙的乡亲也要吃席,导致多户村民因办喜事返贫。改革后,村内制定相关制度,规定办喜事原则上不得超过6桌,任何情况不得超过10桌,村干部和红白理事会成员一律不准吃席,一杯清茶,一盘糖果,节俭服务群众。
更多>>  德州日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三板斧砍断陋习根
  本文所在版面
【第 06 版:基层】
Document

免责声明

  德州新闻网是由德州日报社所创建的综合性网站,所刊登的第三方发表的各类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资料的版权,均为第三方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所有。

  所有与德州新闻网链接的网站及其内容和版权,由相应的提供者与拥有者负责,德州新闻网对链接网站的内容不承担任何商业法律责任。

  德州新闻网刊登的电子报,均为报纸出版方提供的原版期刊杂志内容。德州新闻网不对报纸做任何内容方面的增减修改,对此等信息的准确性、完整性、合法性或真实性均不承担任何责任。

  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使用了您拥有著作权的作品并对我们的编辑方式有任何异议,请向我们提供您的身份证明及您对该作品拥有著作权的相关文件,我们会尽快根据法律法规妥善处理。

  对于本站拥有版权的稿件,未经书面协议授权,禁止其他网站等有关信息服务企业予以转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