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帮助    
  文章搜索:
用户名: 密码: [注册][找回密码]  
农村电商升级先破三大瓶颈
□胥爱珍
  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提出,促进农村电子商务加快发展。刚刚闭幕的省“两会”上,省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鼓励基于互联网的各类创新,大力发展网络经济,重点培育一批特色电商镇、电商村,鼓励发展农村淘宝项目。诸多利好政策,无疑将成为全省农村电商发展的一次契机。对我市来说,加速农村电子商务与农村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首要任务是抢抓中央、省的政策机遇,立足实际,破解当前农村电商发展中的产品质量不高、人才和物流制约、经营模式不新等三大瓶颈问题。
  近年来,我市农村电商保持了强劲的发展势头。各县市区普遍建立农村电子商务产业园、乡镇电商一条街,阿里巴巴、苏宁易购、京东商城等电商巨头在多个县市区布局,宁津县张大庄镇入选“2015年中国淘宝镇”,齐河县成为全省首批电子商务示范县。电商已成为不少农民依托现有产业增收致富的有效途径。
  但不容忽视的是,当前我市农村电商发展也存在一些问题。比如,多数农村电商都是把现有农产品通过网络进行销售,手里有什么就卖什么,而不是别人需要什么卖什么,属于 “货源依赖型”或“产业依赖型”电商;农村电商主体布局分散,主要以“单打独斗”的形式存在;农村电商销售的产品以蔬菜、生鲜等初级农产品为主,缺乏特色,同质化竞争现象严重。此外,物流网络不健全、专业人才缺乏也是制约农村电商健康发展的瓶颈。
  树立供给侧改革思维,提高产品质量。农村电商面向的是全国范围的大市场,产品不仅要多样化、有特色,更要高质量、保安全,这就迫切需要电商主体从供给侧着力,通过推行农产品的标准化生产,提高所销售产品的质量,并加强品牌建设,突出本地特色,塑造一批叫得响、受欢迎的农产品品牌。另一方面,现有的“德州扒鸡”等知名品牌,也应该创新经营模式,拓展销售渠道,把高质量的产品通过互联网进行销售。
  多方发力,破除人才和物流等制约问题。目前,我市许多农民都对做电商感兴趣,可是,往往因缺乏专业人才指导、对相关知识和技术一知半解,再加上一些村庄交通、物流不便,担心产品运不出去,而不敢放手去干。这就需要在政策、资金方面加大扶持力度,如开展技能培训,培养一批电商带头人。这方面,我市已经出台了扶持政策,计划用2至3年时间,培养农村电商创业人员10万人、应用技术人才2万人。并将大力推动电子商务第三方配送、共同配送在农村的发展,打通农村电商“最后一公里”。
  创新经营模式,以农村电商发展带动农业转型升级。当前,我市农村电商多是淘宝店的形式,采用的是“C2C”的销售模式,就是销售者把产品拿到网上去卖。要顺应互联网商业发展新形势,农村电商经营主体应该积极实践以消费者为中心的“C2B”模式,即根据消费者的需求定制农产品生产,借机发展智慧农业、精准农业,带动农业结构调整与转型升级。
更多>>  德州日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农村电商升级先破三大瓶颈
  本文所在版面
【第 03 版:观点】
Document

免责声明

  德州新闻网是由德州日报社所创建的综合性网站,所刊登的第三方发表的各类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资料的版权,均为第三方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所有。

  所有与德州新闻网链接的网站及其内容和版权,由相应的提供者与拥有者负责,德州新闻网对链接网站的内容不承担任何商业法律责任。

  德州新闻网刊登的电子报,均为报纸出版方提供的原版期刊杂志内容。德州新闻网不对报纸做任何内容方面的增减修改,对此等信息的准确性、完整性、合法性或真实性均不承担任何责任。

  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使用了您拥有著作权的作品并对我们的编辑方式有任何异议,请向我们提供您的身份证明及您对该作品拥有著作权的相关文件,我们会尽快根据法律法规妥善处理。

  对于本站拥有版权的稿件,未经书面协议授权,禁止其他网站等有关信息服务企业予以转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