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帮助    
  文章搜索:
用户名: 密码: [注册][找回密码]  
陵城区治污从源头抓起,全程监控,多部门联手,重拳出击——
确保排放指标优于国家标准
□本报记者王育恒芦瑞瑞 本报通讯员王砚才王飞

谷神生物科技集团厌氧反应器。


  1月10日,记者到陵城区集中供热项目——北京华阳新能源投资有限公司采访,一整套脱硫除尘设备映入眼帘,20多米高的脱硫塔格外显眼。“锅炉里的废气先通过布袋滤掉灰,然后经脱硫塔滤掉二氧化硫实现达标排放。 ”该公司设备工程师罗桂生介绍,“我们企业排放的废气中,二氧化硫排放低于100毫克每标立方米,低于国家200 毫克每标立方米标准;烟尘含量低于17毫克每标立方米,低于国家30毫克每标立方米的标准。 ”
源头治理 实时监控
“大气污染治理,首先是控制好重点工业企业减排这个关键。 ”陵城区环保局局长任平表示。
  华阳这个供热项目一年燃煤量为3万多吨,为保证达标排放, 2013年项目开始建设时就安装了脱硫除尘设备, 2015年投入2489万元对原脱硫除尘设备升级改造,又投入1000万元增装了脱硝设备,使除尘率达99%、脱硫率达95%,年减排二氧化硫270吨、氮氧化物75吨、烟尘1500吨。
  去年,谷神生物科技集团热电厂也投资2489万元对脱硫除尘设备进行了升级改造,投资1347万元增装脱硝设备,使二氧化硫排放低于90毫克每标立方米、烟尘低于20毫克每标立方米。年减排二氧化硫415.8吨、氮氧化物309.6吨、烟尘118.8吨。
  华阳项目总控室的环保监控上显示:二氧化硫排放96毫克每标立方米,烟尘排放17毫克每标立方米。
  该区环保局自动监控科科长刘庆伟介绍:“这是一台工业气体排放物在线自动监测仪,华阳、谷神等几家大型企业都安装了这个设备,对污染物进行实时监控。 ”“今年我们将重点加快绿源生态科技有限公司脱硫除尘设备建设,确保废气达标排放。”该区环保局污控科科长王相荣说。
联防联治“铁腕”治污
  2015年12月,陵城区连续出现两次重污染天气,持续时间在3至5天。“现在人们有点谈‘霾’色变了,在这种重度污染下,单凭环保部门的力量明显不够,政府必须调动各个部门形成合力,联防联治,铁腕治污,才能取得显著成果。 ”陵城区区长齐永军表示。
  去年12月,陵城区组建了由区长挂帅,公安、住建、环保、城管等19个职能部门参加的大气污染防治办公室。办公室下设综合组、产业结构与能源结构调整组、固定源污染防治组、扬尘与面源污染防治组、机动车污染防治组5个工作组,工作组组长全部由部门的一把手兼任,同时抽调人员进行集中办公。
  通过建立联合执法机制,严格落实大气污染防治目标责任制,每月召开1至3次由各成员单位参加的联席会议,负责大气污染防治工作有关政策的顶层设计和协调。各工作组建立的综合执法队作为大气污染防治工作的一线部队,由相关部门抽调人员组成,负责对大气污染行为的发现、制止、督导、处罚,实现了对主城区全天候、全覆盖的环境监管。
  去年以来,该区针对燃煤锅炉、城市扬尘、有机废气污染等大气问题联合执法180余次,涉及公安、住建、城管、环保等8个执法部门,发现各类大气污染问题60余件,并在限期内全部整改到位。
  特别是去年12月,陵城公安分局食药环安大队派驻该区环保局成立环保公安办公室后,该区公安分局和环保局联合办案6起,刑拘4人,直接取保候审3人,大大提高了执法效率和震慑力。
变废为宝“鱼”和“熊掌”兼得
“污染治理要实现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双赢,才能持续发展。 ”任平认为。
  谷神集团就通过建立内部循环链,实现了环境和效益“鱼”和“熊掌”兼得。
  记者看到,谷神集团人工湿地出水展示区里的水干净、清澈。据介绍,处理后的水质COD大致在30毫克每升,氨氮大致在0.8毫克每升,优于《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V类水的要求。
  谷神集团项目经理李向俊介绍了该企业是如何将污水“变废为宝”的:一是将废水提升到气浮池,分离出溶解性蛋白,压滤脱水后制成动物饲料,再把好氧剩余污泥压滤脱水制成农肥,仅此两项年创效益600余万元。
  此外,气浮出水进入IC厌氧反应器,经过生化反应将90%的有机物转化产生沼气,输送到热电厂代替部分煤料助燃发电,年创造效益3300余万元。
  最后,经前面处理后的水进入人工湿地净化后,进入生态储水库,用于电厂发电机组冷却、脱硫、4个大豆蛋白车间真空循环系统冷却和整个集团绿化灌溉,年节约资金400余万元。
  去年,陵城区投资1035万元建设再生水利用项目,将区第二污水处理厂经过治理达标的中水用于工业生产、绿化灌溉等,已形成每天2万吨的中水回用能力。
更多>>  德州日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确保排放指标优于国家标准
  本文所在版面
【第 03 版:经济】
Document

免责声明

  德州新闻网是由德州日报社所创建的综合性网站,所刊登的第三方发表的各类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资料的版权,均为第三方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所有。

  所有与德州新闻网链接的网站及其内容和版权,由相应的提供者与拥有者负责,德州新闻网对链接网站的内容不承担任何商业法律责任。

  德州新闻网刊登的电子报,均为报纸出版方提供的原版期刊杂志内容。德州新闻网不对报纸做任何内容方面的增减修改,对此等信息的准确性、完整性、合法性或真实性均不承担任何责任。

  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使用了您拥有著作权的作品并对我们的编辑方式有任何异议,请向我们提供您的身份证明及您对该作品拥有著作权的相关文件,我们会尽快根据法律法规妥善处理。

  对于本站拥有版权的稿件,未经书面协议授权,禁止其他网站等有关信息服务企业予以转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