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帮助    
  文章搜索:
用户名: 密码: [注册][找回密码]  
围绕四条主线高效精准对接
禹城推进协同发展成效显
作者:下转A2版
  禹城讯(孙登敬翟云德窦光斌)近日,总投资50亿元的德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北京台商科技产业园项目、投资20亿元的全国“绿色食品”生产基地合作项目,以及中科院水安全及生态健康禹城实验室项目、中试和产业化生产项目,纷纷与禹城市牵手合作,这是禹城市主动对接京津冀的一个缩影,也是禹城争当协同发展排头兵的成果展现。
  围绕台协台商主线,精准对接重点区域。该市抢抓北京行政副中心迁移通州的机遇,选派专业招商小分队蹲驻通州。在了解通州28家台资企业集体外迁信息后,2015年11月16日至19日,联合德州市台办主动登门对接通州台商协会,通过实地考察、召开座谈会,当场就与3家企业达成合作意向。为深入加强交流,商谈合作细节,2015年11月24日至26日,通州台商协会会长廖学舜组织19家台资企业到禹城回访考察。为坚定台商投资信心,该市在德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内规划建设了1000亩的“北京台商科技产业园”,目前已有展威安全气囊、斯维德通豪新材料、绿色轻化科技医用胶片等5家台资企业入驻,正在积极申报省级台湾工业园。
  围绕生物食品产业主线,精准对接行业协会。禹城拥有良好的生物食品产业基础,为获取最权威的企业搬迁和战略布局信息,该市坚持顶层设计,在与中国生物发酵产业行业协会、中国食品添加剂和配料协会多年合作的基础上,去年又互派了挂职干部,进一步加深合作、共享资源。 2015年12月12日,禹城与两家行业协会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与中国生物发酵产业协会共同建设“中国生物发酵产业技术孵化基地”项目,计划吸引关联企业30家,着力打造“中国生物谷”;与中国食品添加剂和配料协会共同建设“全国绿色食品生产基地”项目,计划利用3至5年时间,建设“全国绿色食品营养健康城”。
  围绕科技创新主线,精准对接大院大所。积极发挥德州市科金产融合创新试验区的先行先试优势,同步推进招研引学和招才引智。在招研引学上,整合资源建设禹城市创新创业孵化中心,集山东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国家高新区创业服务中心、人才公寓于一体,重点承接高等院所项目入驻孵化。 2015年11月30日,该市与中科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签订协议,共建禹城光电传感技术应用研发中心项目,科技成果将优先在禹城实现产业化。在招才引智上,启动实施“5331”人才计划,引进30多名生物医药、装备制造、新材料等重点产业领域海内外高层次人才,集聚了“两院”院士、“千人计划”专家等一批产业领军人物和创业团队。目前,该市与中科院“百人计划”专家王明玉教授,签订了水生态与资源环境研发项目;与北京林业大学材料学院张文博教授,签订了木质碳纤维研发与产业化生产项目。
  围绕载体平台主线,精准对接央企强企。该市充分发挥德州高新区“国字号”品牌优势,做足做活高新技术企业认定、项目申报、资金争取、人才引进等文章,为承接京津产业升级转移、精准对接央企强企提供强力保障。该市坚持“狠力推进招商”与“狠心否决项目”两手抓、辩证抓,将任务清单作为“必答题”,明确招引目标; (下转A2版)
更多>>  德州日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禹城推进协同发展成效显
  本文所在版面
【第 01 版:头版】
Document

免责声明

  德州新闻网是由德州日报社所创建的综合性网站,所刊登的第三方发表的各类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资料的版权,均为第三方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所有。

  所有与德州新闻网链接的网站及其内容和版权,由相应的提供者与拥有者负责,德州新闻网对链接网站的内容不承担任何商业法律责任。

  德州新闻网刊登的电子报,均为报纸出版方提供的原版期刊杂志内容。德州新闻网不对报纸做任何内容方面的增减修改,对此等信息的准确性、完整性、合法性或真实性均不承担任何责任。

  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使用了您拥有著作权的作品并对我们的编辑方式有任何异议,请向我们提供您的身份证明及您对该作品拥有著作权的相关文件,我们会尽快根据法律法规妥善处理。

  对于本站拥有版权的稿件,未经书面协议授权,禁止其他网站等有关信息服务企业予以转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