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帮助    
  文章搜索:
用户名: 密码: [注册][找回密码]  
宁津非遗传承人走进台湾
传统技艺叩开文化交流之门

宁津大柳面传人张文刚(左一)现场制作大柳面。



民间剪纸艺人刘德芳(右一)在向参观者展示剪纸技艺。



  宁津讯 (孙久生 宋艳丽)一张木板、一把烙铁,随着烙铁的游走,层次分明的工艺画便呈现在眼前;一张面板、一团面粉,经过揉、擀、切,很快就变成了爽滑筋道的大柳面;一把剪刀、一张红纸,转眼间红纸变成了跃跃欲飞的蝴蝶……
  这是5月28日在台北市101大楼中华艺术馆举办的“山东宁津·台北经贸及文化交流恳谈会暨民俗展”上的一幕,当天,来自宁津的非遗传承人毕红霞、张文刚,民间剪纸艺人刘德芳分别为台湾同胞展示了烙画、大柳面和剪纸的制作工艺,一项项拿手绝活赢得了台湾同胞的赞誉。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宁津县一直注重非遗文化的保护和传承,并成功申请了十余项市级以上非遗保护项目。其中,宁津杂技获得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荣誉称号,斗蟋获得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荣誉称号,剪纸、烙画也获得了德州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称号。这些代表宁津文化的名片为推动宁津传统文化发展、加强宁津对外交流合作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为推动宁津与台湾的文化交流,5月28日至6月3日,该县在台北举办了“山东宁津·台北经贸及文化交流恳谈会暨民俗展”,将宁津独特的文化展示给台湾同胞。此次赴台,该县共选出宁津杂技、斗蟋文化、剪纸、烙画、大柳面等5项非遗项目参展。
  前来参加展会的台湾同胞陈先生说,宁津烙画工艺精巧、独特,展现出当地浓厚的文化气息。传统文化一向让他感动,在现场第一眼看到这样精美的烙画便喜欢上了,并表示一定要带一幅回家。台湾中华工商企业家联合协会理事长林玉山表示:“通过参加展会,我们对宁津有了一个很好的印象,对当地特有的文化充满兴趣,同时我们也了解到当地的工商业非常具有潜力,将会安排时间去宁津参访。 ”
更多>>  德州日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传统技艺叩开文化交流之门
  本文所在版面
【第 07 版:文化·体娱】
Document

免责声明

  德州新闻网是由德州日报社所创建的综合性网站,所刊登的第三方发表的各类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资料的版权,均为第三方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所有。

  所有与德州新闻网链接的网站及其内容和版权,由相应的提供者与拥有者负责,德州新闻网对链接网站的内容不承担任何商业法律责任。

  德州新闻网刊登的电子报,均为报纸出版方提供的原版期刊杂志内容。德州新闻网不对报纸做任何内容方面的增减修改,对此等信息的准确性、完整性、合法性或真实性均不承担任何责任。

  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使用了您拥有著作权的作品并对我们的编辑方式有任何异议,请向我们提供您的身份证明及您对该作品拥有著作权的相关文件,我们会尽快根据法律法规妥善处理。

  对于本站拥有版权的稿件,未经书面协议授权,禁止其他网站等有关信息服务企业予以转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