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帮助    
  文章搜索:
用户名: 密码: [注册][找回密码]  
高考虽然结束,考生心理问题不容忽视
小心“考后综合征”捣乱
作者:刘臻

  紧张的高考结束后,考生和家长终于可以放松一下。然而,不可忽视的是,考后一周到放榜后一周是“考后综合征”容易爆发的时段,这期间会有一些考生因高考失利情绪低落,也有不少考生因放松过度疯狂打游戏或睡觉。面对这些症状,我们请专家开出 “药方”,让考生尽快恢复到平静的生活状态中。

可进行“调整性学习”

  “高考前,考生大多会出现考前焦虑的问题,在这期间,家长和老师对考生出现的心理问题也会及时采取措施积极引导。 ”德州市第二人民医院精神卫生中心主任医师于建新说,但高考之后,考生的心理问题却常常被忽略。
  于建新说高考结束后,考生在成绩公布前对结果过度期待容易出现焦虑、自责、绝望、迷茫、放纵等问题。据专家统计,这段时间,60%至70%的学生会产生不同程度的焦虑。学生首先应该学会自我调节,理性看待高考,合理安排自己的假期。他说,高考结束后,要警惕高考后考生放松过度演变为放纵后的安全问题,这个阶段考生压抑情绪的宣泄需求加上青春期特有的冲动特点,容易引发酗酒、斗殴等行为倾向。
  面对考生可能出现的“考后综合征”,家长和考生该如何预防呢?于建新称,考完试后要适度放松,保持正常的生活规律和节奏。学生可以有计划地参加一些活动,把以前的脑力劳动改为体力劳动来放松下自己。比如可以通过做家务、听音乐、访亲友、体育运动,或者外出旅游,还可以进行一些“调整性学习”,趁这个时候学学车,或者学学做饭、洗衣服等,多培养下自己的能力,这也为上大学做好准备。

家长帮孩子做好人生规划

  对于因发挥不好而郁闷的孩子,家长应安抚孩子向前看别回头,让他充分释放心理压力,鼓励孩子表达自己的真实感情。
  同时,父母要告诉孩子,人生不会因一场考试而终结,要对孩子有足够的认同,不管最后获得的是什么样的成绩,都要相信孩子有体现价值的能力,这样才能让考生在没有太大的压力的情况下进行适合自己的人生规划。德州市第二人民医院精神三科主任、主任医师胡连荣建议,这个阶段父母可以陪伴孩子求助专家,或者自行查阅足够的资料进行规划。

发现异常及时就医

  胡连荣介绍,每年高考后都会有考生连续几天出现失眠、痛哭不止、绝望冷漠,把自己关在房间里不愿和人见面,一旦出现这些问题,说明孩子有陷入抑郁情绪的可能。家长除了多开导,更要及时向心理科医生求助,以免情况恶化。□本报记者 刘臻

更多>>  德州日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小心“考后综合征”捣乱
  本文所在版面
【第 05 版:社会·民生】
Document

免责声明

  德州新闻网是由德州日报社所创建的综合性网站,所刊登的第三方发表的各类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资料的版权,均为第三方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所有。

  所有与德州新闻网链接的网站及其内容和版权,由相应的提供者与拥有者负责,德州新闻网对链接网站的内容不承担任何商业法律责任。

  德州新闻网刊登的电子报,均为报纸出版方提供的原版期刊杂志内容。德州新闻网不对报纸做任何内容方面的增减修改,对此等信息的准确性、完整性、合法性或真实性均不承担任何责任。

  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使用了您拥有著作权的作品并对我们的编辑方式有任何异议,请向我们提供您的身份证明及您对该作品拥有著作权的相关文件,我们会尽快根据法律法规妥善处理。

  对于本站拥有版权的稿件,未经书面协议授权,禁止其他网站等有关信息服务企业予以转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