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帮助    
  文章搜索:
用户名: 密码: [注册][找回密码]  
设立500万元引导基金 挖掘历史文化内涵
武城统筹资源发展旅游业
作者:李根
  本报讯(记者 李根 通讯员 王玉磊 李淑冉)“以前就听过‘四女孝亲’的故事,今天特意带孩子过来,让他接受一下教育。 ”5月8日,在武城县四女寺风景区,来自河北故城的游客杨海霞说。
  作为运河沿岸古镇,四女寺镇有着深厚的礼孝文化积淀,有中华传统美德教育基地、中华孝德文化之乡的美誉。该镇挖掘历史文化资源,加快四女寺风景区建设,规划了月仙宫度假区,按照史志记载和传说修建大寺晚钟、月仙禅寺、泰山行宫等仿古建筑,打造集观光、宗教、休闲、会展为一体的综合性旅游度假区。目前,该镇减河大堤十里画廊、牛角峪水利风景区等10个景点互相连接,形成了“四女寺一日游”景观带,四女寺风景区也被列入国家AAA级景区。
  经济新常态下,如何把文化资源转化为文化资本? “旅游是朝阳产业,国家已将其作为战略性支柱产业进行培育。我们把文化融入旅游,做强旅游产业,使之成为县域经济新的增长点。”市委常委、武城县委书记张传忠说。
  今年,该县把文化旅游纳入全县8项重点工作,完成了 《武城县旅游发展总体规划》,设立了500万元旅游业发展专项基金,用于旅游景区、基础设施的建设和相关宣传推介活动,还将专项列支500万元用于重点扶持四女寺镇旅游业升级及培育新的旅游增长点。针对景区规模较小、景点分散等实际,武城县确定了连点成线、连线成面的发展思路,连点成线即以各景区为点,结合各自特点及文化内涵,发展商贸、餐饮、娱乐等系列特色旅游产品,让景区景点 “活”起来;连线成面即将四女寺风景区、运河文化长廊、金水湾生态园等项目,作为一个单元打包对外推介,有针对性策划开展重大节事活动。
  在老城镇民俗文化区,武城县对王金铭墓、姑嫂坟、大杨树等历史景点进行保护开发,筹建老县衙、状元府、文庙等仿古建筑。在西部生态旅游区,运河大桥、古运河码头、古运河文物博览园等项目正加紧建设。目前,全县初步形成了五大旅游板块。以佛光寺、孝女祠为代表的传统文化游,以金水湾生态园、千亩湿地为代表的绿色生态游,以海燕现代农业观光园、天舜农业科技园为代表的田园乡村游,以弦歌湖公园、运河文化长廊为代表的城市休闲游,以五大博览苑群为代表的科技工业游。
  “五一”小长假期间,全县接待游客3万多人次,仅四女寺风景区就接待1.5万人次。
更多>>  德州日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武城统筹资源发展旅游业
  本文所在版面
【第 03 版:经济】
Document

免责声明

  德州新闻网是由德州日报社所创建的综合性网站,所刊登的第三方发表的各类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资料的版权,均为第三方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所有。

  所有与德州新闻网链接的网站及其内容和版权,由相应的提供者与拥有者负责,德州新闻网对链接网站的内容不承担任何商业法律责任。

  德州新闻网刊登的电子报,均为报纸出版方提供的原版期刊杂志内容。德州新闻网不对报纸做任何内容方面的增减修改,对此等信息的准确性、完整性、合法性或真实性均不承担任何责任。

  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使用了您拥有著作权的作品并对我们的编辑方式有任何异议,请向我们提供您的身份证明及您对该作品拥有著作权的相关文件,我们会尽快根据法律法规妥善处理。

  对于本站拥有版权的稿件,未经书面协议授权,禁止其他网站等有关信息服务企业予以转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