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帮助    
  文章搜索:
用户名: 密码: [注册][找回密码]  
20年就医路上的变迁

禹城市中办服务站新貌



禹城市中办服务站旧址



  □本报记者 李静 本报通讯员 李月 李阳 曲献普
  “过去看病在村卫生室,现在都去规范化的卫生院;过去看病自己花钱,现在国家给报销一大块儿;过去有病都舍不得治,现在没病也知道保健……”说起20年的医疗变迁,今年45岁的禹城市十里望回族镇居民刘桂琴说,随着社会的发展,这20年里,村民的健康意识发生了很大变化,小病挨大病扛的傻事,现在谁也不做了。
  看病不用跑远了
  4月30日,在李屯乡曲庄社区卫生室,村民王姗姗带着孩子看病, 72元的西药费由城乡居民合作医疗报销了一半。 “20多年前,有个头疼脑热,我妈就得背着我去乡 里 卫 生院,不但不方便,也不能报销。 ”王姗姗说。
  “过去,别说村里的卫生室了,就连乡镇卫生院条件都很差。 ”当了一辈子赤脚医生的曲学勤说。伴随20年的医疗卫生体系变革之路,现在更多人愿意在家门口看病。新农合和城镇居民合作医疗统筹后,无论是参保费用还是报销比例都一样,出院时都是一站式结算,实时报销,报销比例高达85%。
  像这样看病能报销的社区门诊,禹城市目前已建起了253家。
  就医环境更好了
  在莒镇卫生院,61岁的程立明正带着孙子接种疫苗。说起看病的变化,他感受最深刻:“早年针头都是开水消毒重复利用,现在都是一次性的。如今,卫生院的条件越来越好了。 ”
  随着医疗城乡一体化的不断推进,公共卫生服务的城乡差距进一步缩小。
  “在乡镇,各种先进的医疗设施和器械以及高级的检查设备也慢慢地得到补充。 ”莒镇卫生院院长贺宜华说。拍片子、照CT、核磁共振等新技术,现在在乡镇卫生院就能做。
  邰立红是1995年分配到莒镇卫生院当医生的。她说,那时候,卫生院里药品少、器械简单,看病就是在一个房间里,摆上一张桌子,几把椅子……2007年,医院盖起了一座三层的门诊楼。现在,又修建了一座住院楼,卫生院里还备齐了数百种常用药,CR大型X光机、大型彩色B超等大型医疗器械也是一应俱全。
  防病体制更全了
  “如今,咱农民也有了社区医生和健康档案。 ”正在辛寨镇辛寨社区卫生室体检的村民杨保寅说,自己腿脚不好,又患有脑梗塞、高血压等多种慢性病,过去看个病,总要连累家人陪护,现在有了社区医生,足不出户,就能享受优质医疗服务。
  社区医生不仅可以上门提供基本医疗服务,还担负着给居民讲解疾病防治知识健康咨询等责任,哪个村民若是感觉不适,可直接打电话联系社区医生,寻求帮助。
  目前,该市已组建56个家庭医生式服务团队,该市12个镇街、1009个村居,均已配备了社区医生。
  “我感受最大的变化就是村民看病意识的转变,以前是有病治病甚至不治,现在是以保健为主的身体检查。 ”贺宜华说,今年他们计划对全镇2538名65岁以上老人进行肝功、肾功等7项指标的免费检查,对全镇2180名0至6岁儿童和孕产妇进行健康管理,对3561万名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患者开展免费查体服务,在各集市每周开展一次健康教育咨询宣传活动。
更多>>  德州日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20年就医路上的变迁
  本文所在版面
【第 53 版:社会更和谐】
Document

免责声明

  德州新闻网是由德州日报社所创建的综合性网站,所刊登的第三方发表的各类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资料的版权,均为第三方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所有。

  所有与德州新闻网链接的网站及其内容和版权,由相应的提供者与拥有者负责,德州新闻网对链接网站的内容不承担任何商业法律责任。

  德州新闻网刊登的电子报,均为报纸出版方提供的原版期刊杂志内容。德州新闻网不对报纸做任何内容方面的增减修改,对此等信息的准确性、完整性、合法性或真实性均不承担任何责任。

  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使用了您拥有著作权的作品并对我们的编辑方式有任何异议,请向我们提供您的身份证明及您对该作品拥有著作权的相关文件,我们会尽快根据法律法规妥善处理。

  对于本站拥有版权的稿件,未经书面协议授权,禁止其他网站等有关信息服务企业予以转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