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帮助    
  文章搜索:
用户名: 密码: [注册][找回密码]  
刹刹年终“突击造假”风
  临近年终,各种各样的检查、考核、评比工作又多了起来。一些基层单位为迎接和应付上级组织和部门名目繁多的年终检查,就使尽浑身解数,突击造假。假文件、假资料、假报表、假会议记录、假现场,还有假做法、假数据、假事例、假经验,等等。更有甚者,安排干部充当假群众,来应对各种明查暗访和座谈。凡此种种,在少数地方已经形成惯例,群众对此意见很大。为此,笔者疾呼:年终“突击造假”风当刹!
  年终“突击造假”现象,使原本正常、严肃的检查评比考核工作异化变味,其结果是不仅起不到应有的积极作用,失去本来的意义,反而助长了形式主义、浮夸作假之风,其危害之烈丝毫不亚于假冒伪劣商品。因为,年终“突击造假”风的蔓延,不仅反映出一些地方、一些部门的工作作风飘浮,而且给领导决策提供了不负责任的依据,容易导致决策失误。可以说,浮夸风不扫,造假风不打,各项工作就无法正常开展。
  打击年终“突击造假”风,需要从多方入手。首先,上级部门要建立动态检查制度,采取不定时间、不打招呼、不下通知的“三不”检查方式,进行动态年终检查,不给基层单位造假补记录有可乘之机。第二,要改进年终检查方式,变年终检查为平时检查、变集中检查为动态抽查,变上级查下级为单位之间互查,确保年终检查的质量和效果。第三,要推行动态测评,不提前下通知、打招呼、划范围,不让基层单位自行组织测评人员,而是现场临时指定或选取,真正避免基层单位选代表、找熟人、找亲信等参与民主测评舞弊现象的发生。第四,要提倡“捆绑打包”,要精简各种各样的考核检查,对一些不必要的、重复的检查予以取缔,对一些相关的、同类的检查进行合并,切实给基层减压、减负,不能逼着基层造假应付。最后,还要建立相应的制度规范,对“突击造假”的单位和个人予以严惩。如此,方能使“打假”不至于变成“假打”,才能真正减少“讲成绩用加法、讲缺点用减法”的现象,避免“干部出数字、数字出干部”的怪圈。
  □宛诗平
更多>>  德州日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刹刹年终“突击造假”风
  本文所在版面
【第 02 版:要闻·声音】
Document

免责声明

  德州新闻网是由德州日报社所创建的综合性网站,所刊登的第三方发表的各类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资料的版权,均为第三方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所有。

  所有与德州新闻网链接的网站及其内容和版权,由相应的提供者与拥有者负责,德州新闻网对链接网站的内容不承担任何商业法律责任。

  德州新闻网刊登的电子报,均为报纸出版方提供的原版期刊杂志内容。德州新闻网不对报纸做任何内容方面的增减修改,对此等信息的准确性、完整性、合法性或真实性均不承担任何责任。

  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使用了您拥有著作权的作品并对我们的编辑方式有任何异议,请向我们提供您的身份证明及您对该作品拥有著作权的相关文件,我们会尽快根据法律法规妥善处理。

  对于本站拥有版权的稿件,未经书面协议授权,禁止其他网站等有关信息服务企业予以转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