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帮助    
  文章搜索:
用户名: 密码: [注册][找回密码]  
“草根”锣鼓队敲出“大名堂”
——走近山东省首家大鼓协会

由于大鼓很重,每次移动都需要队员们齐心协力。



巾帼不让须眉。



王兰泉(左)指导成员动作。



登台前,队员们相互整理一下服装。



大鼓敲出精气神。



常年打鼓,队员们手上都长出了茧子。



  12月6日,初冬的平原三国文化广场,雾气缭绕。巨大的刘关张脸谱雕塑旁边,十几名锣鼓手身着红色传统服装,精神抖擞,挥动双臂擂出惊天动地的鼓声:咚咚咚,咚咚咚……在身着黄色服装的“领铙”的指挥下,一片红色在强烈的节奏中忘乎所以地翻飞跳跃,鼓声巨大的穿透力引得附近行人纷纷注目。
  家住平原县鑫河社区的王兰泉是该县有名的鼓手,今年61岁的他摆弄大鼓已经有11个年头了。他介绍说,平原大鼓一向很出名,其中历代相传的 “撼天雷”曲目是山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从2003年开始,他们自发组织民间大鼓队,队员大都是城区周边的农民,年龄都在60岁以上,最大的有80岁。他们定期在平原三国文化广场上练鼓,风雨无阻。现在,王兰泉的大鼓队已经小有名气,经常被邀请到沧州、德州等地参加各种庆典活动。
  今年10月,该县把所有大鼓队整合起来,成立了山东省首家大鼓协会。该协会由全县10个乡镇的大鼓爱好者组成,共有成员220余名,旨在 “发扬光大大鼓艺术,促进社会和谐健康”。协会的成立实现了平原几代大鼓艺人的夙愿,让平原大鼓的知名度得到进一步提升。
□本报记者 邹斌 本报通讯员 张崇熙 摄影报道
更多>>  德州日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草根”锣鼓队敲出“大名堂”
  本文所在版面
【第 7 版:镜头·影像】
Document

免责声明

  德州新闻网是由德州日报社所创建的综合性网站,所刊登的第三方发表的各类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资料的版权,均为第三方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所有。

  所有与德州新闻网链接的网站及其内容和版权,由相应的提供者与拥有者负责,德州新闻网对链接网站的内容不承担任何商业法律责任。

  德州新闻网刊登的电子报,均为报纸出版方提供的原版期刊杂志内容。德州新闻网不对报纸做任何内容方面的增减修改,对此等信息的准确性、完整性、合法性或真实性均不承担任何责任。

  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使用了您拥有著作权的作品并对我们的编辑方式有任何异议,请向我们提供您的身份证明及您对该作品拥有著作权的相关文件,我们会尽快根据法律法规妥善处理。

  对于本站拥有版权的稿件,未经书面协议授权,禁止其他网站等有关信息服务企业予以转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