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帮助    
  文章搜索:
用户名: 密码: [注册][找回密码]  
悲情李商隐
  李商隐的诗构思新奇,风格浓丽,尤其是一些爱情诗写得缠绵悱恻,早年的经历使他养成忧郁、敏感、清高的性格,在牛李党争的夹缝中又使他仕途坎坷,形成了悲叹感慨的心态,这些体现在诗歌中,使其诗风哀怨凄婉。

生平经历

  李商隐10岁左右,父亲去世。早年的贫苦生活对他性格和观念的形成影响很大。一方面,他渴望早日做官,以光宗耀祖;另一方面,早年的经历使他养成忧郁、敏感、清高的性格。令狐楚是李商隐求学生涯中的一位重要人物,对李商隐的才华非常欣赏。李商隐考中进士的当年年末,令狐楚病逝。在参与料理令狐楚的丧事后不久,李商隐去泾州作了王的幕僚。王茂元对李商隐的才华非常欣赏,甚至将女儿嫁给了他。然而仕途不畅使李商隐获得了刻骨铭心的悲剧体验,体现在诗歌中,形成他哀怨凄婉的风格。
  李商隐的爱情经历是形成他哀怨凄婉诗风的另一原因。相传李商隐与令狐楚的女儿函玉,宫女宋华阳,商人的女儿柳枝,鸾凤二嫔都有过交往,但都无果而终,一场场浪漫最终化成了无限的梦。进入了泾原幕府后,李商隐与王茂元的女儿相爱并结婚。但这场婚姻给李商隐带来了无限的烦恼。原先照顾过他的隶属牛党的令狐楚的儿子令狐綯认为他背叛师恩,投靠李党,对他恨之入骨。为了功名与生计,李商隐婚后一次又一次地离别爱妻。一次在外奔波途中王氏突患病离世,如此锥心的打击使李商隐跌入黑暗的谷底。
  李商隐至死未再娶,生活的屈辱和艰辛,爱情的坎坷与迷惘,锻炼着他的身心,使他写出一系列爱情诗,且都带有哀伤的格调。

诗的哀怨凄婉

  李商隐的笔下往往是美的悲剧,充满了浓重的失落、怅惘与悲哀。
  如《无题》诗:“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这是首传诵千古的诗篇,感情强烈且带有悲情伤感。首联以“相见时难”起句,诗人用“东风无力百花残”的意境来表达。暮春时节,百花调残。百花这象征一切美好的东西都被摧残了,诗人用“百花残”的意象来写它的“别亦难”。情人“相见”带来的是巨大快乐,分别随之而来的则是巨大的痛苦。颔联用“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来写情人分别后缠绵悱恻的情感,“难”、“残”、“尽”、“干”、“寒”又表达了伤感的凄凉、萧瑟。全诗笼罩在哀怨凄婉的境界之中。
  另一首 《无题》诗: “昨夜星辰昨夜风,画楼西畔桂堂东。 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隔座送钩春酒暖,分曹射覆蜡灯红。嗟余听鼓应官去,走马兰台类转蓬。”在这首诗中,诗人追忆昨夜参与的一次贵家后堂之宴,表达了与意中人席间相遇、旋成间阻的怀想和惆怅。
  再如 《春雨》: “怅卧新春白袷衣,白门寥落意多违。红楼隔雨相望冷,珠箔飘灯独自归。远路应悲春晼晚,残宵犹得梦依稀。玉铛缄札何由达,万里云罗一雁飞。”思绪往而复归,盘绕回旋。雨丝、灯影、珠箔等意象美丽而细薄迷蒙,加上情绪的暗淡迷惘,诗境哀怨凄婉。
  李商隐的诗,无论感时、抒怀、吊古、咏物或言情,无不渗透着诗人的真情实感。李商隐出生寒素之家,在大半生的幕僚生涯中,一方面饱受孤寂、漂零之苦,一方面倍受感情的煎熬,中年又遭受丧妻之痛。这种漂零落泊,情无所依的孤寂生活,使他积郁的悲愤之中更添一份悲情哀怨。情感世界深处的冷寂和诗人悲寂,感慨的心态使他的诗风哀怨凄婉。
□刘桂芳

更多>>  德州日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悲情李商隐
  本文所在版面
【第 06 版:教育】
Document

免责声明

  德州新闻网是由德州日报社所创建的综合性网站,所刊登的第三方发表的各类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资料的版权,均为第三方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所有。

  所有与德州新闻网链接的网站及其内容和版权,由相应的提供者与拥有者负责,德州新闻网对链接网站的内容不承担任何商业法律责任。

  德州新闻网刊登的电子报,均为报纸出版方提供的原版期刊杂志内容。德州新闻网不对报纸做任何内容方面的增减修改,对此等信息的准确性、完整性、合法性或真实性均不承担任何责任。

  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使用了您拥有著作权的作品并对我们的编辑方式有任何异议,请向我们提供您的身份证明及您对该作品拥有著作权的相关文件,我们会尽快根据法律法规妥善处理。

  对于本站拥有版权的稿件,未经书面协议授权,禁止其他网站等有关信息服务企业予以转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