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帮助    
  文章搜索:
用户名: 密码: [注册][找回密码]  
禁绝拼装电梯关键在监管
  现有法律对报废电梯管理没有具体规定,这也使得部分报废电梯被不法分子收购、拼装并倒卖。有必要出台专门的法规,进行有针对性的监管。
  据新华社报道,杭州市萧山区电梯维修工祖江在维修一台电梯时被电梯夹住后死亡。调查发现,事故电梯竟然是一台拼装电梯,其控制系统、制动器、门系统都存在安全隐患。记者还发现,在萧山地区,违法翻新、贩卖报废电梯已经形成一个地下产业链,有一批人在非法“拼装电梯”并将其投入运行。
  已经报废的老旧电梯,经过拼装之后摇身一变再现江湖,公众不免要问,有关部门的监管在哪里?事实上,萧山那部事故电梯获得了杭州市特种设备检测院萧山工作站出具的合格报告,拥有了新的注册代码。不仅如此,在其带病运行的4年间,该工作站一直在为其出具定检合格报告。可见,在报废电梯化妆、翻新的过程中,当地监管部门不仅没有尽到公众安全“看门人”的责任,其所出具的合格报告,还充当了报废电梯“洗白”的护身符。有了这样的护身符,大批老旧电梯重出江湖,直到有人付出生命的代价。
  由于对检验人员的调查情况尚无披露,这中间是否存在利益关联还不清楚。已知的事实是,一部市场价数千元的报废电梯拼装之后可以卖到6万至8万元。如此巨大的利润空间容易催生扭曲的利益链条,在监管部门、检验人员的“选择性失明”背后,极有可能存在利益关联。
  从个案来说,有关部门必须深入调查,并及时披露相关信息;对电梯行业来说,电梯的监管责任问题,有必要进一步明确。
  新华社记者调查发现,“一些电梯企业反映,个别监管部门只注重收费和罚款,使监管流于形式”。萧山发生的电梯事故,监管部门的责任更是不容推卸。
  近年发生的多起电梯事故一再提醒,从电梯生产安装到运行维护,乃至报废管理等环节,都存在诸多问题,需要进一步完善监管制度。比如,现有法律对报废电梯管理还没有具体规定,这也使得部分报废电梯被不法分子收购、拼装并倒卖,有必要出台专门的规定,进行有针对性的监管。
  电梯安全不能寄希望于生产者的良心,更不能以不法企业的疯狂逐利作为监管失察的借口。生产者、经营者的自我约束如何实现?关键还在于积极、有效的政府监管。惟有制度完备,监管到位、不走过场,才可能使得企业的逐利行为得到规范,才能够最大可能地呵护民众生命安全。
更多>>  德州日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禁绝拼装电梯关键在监管
  本文所在版面
【第 3 版:经济】
Document

免责声明

  德州新闻网是由德州日报社所创建的综合性网站,所刊登的第三方发表的各类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资料的版权,均为第三方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所有。

  所有与德州新闻网链接的网站及其内容和版权,由相应的提供者与拥有者负责,德州新闻网对链接网站的内容不承担任何商业法律责任。

  德州新闻网刊登的电子报,均为报纸出版方提供的原版期刊杂志内容。德州新闻网不对报纸做任何内容方面的增减修改,对此等信息的准确性、完整性、合法性或真实性均不承担任何责任。

  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使用了您拥有著作权的作品并对我们的编辑方式有任何异议,请向我们提供您的身份证明及您对该作品拥有著作权的相关文件,我们会尽快根据法律法规妥善处理。

  对于本站拥有版权的稿件,未经书面协议授权,禁止其他网站等有关信息服务企业予以转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