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帮助    
  文章搜索:
用户名: 密码: [注册][找回密码]  
沧州:挖掘城市底蕴 提升文化影响力

吴桥杂技大世界已举世瞩目。



沧州开发区文化创意园。



沧县镂空木雕雕刻技艺精湛。



  一部《水浒》传天下,谁人不识古沧州。这是一片古老厚重的土地,更是一个文化色彩浓郁的城市。
  从盘古开天的神话,到徐福东渡的传说;从一代文宗纪晓岚的文韬,到大刀王五的刚毅;从西河大鼓的高亢,到河间歌诗的婉转;从武术之乡的盛誉,到杂技之乡的辉煌……文化,让沧州如此精彩。

厚重底蕴引以为豪

  京杭大运河穿过沧州。流淌千年的古运河,积淀了沧州的文化底蕴。
  在中华民族的文明史中,沧州创造了许多第一:第一个儒教文化中心出现在沧州,第一张全国地图《华夷全图》是由沧州人绘制的,第一部图书集成《四库全书》,是由沧州人主持编纂的。
  还有,把305篇诗歌整理成《诗经》的毛亨、毛苌,神医扁鹊,边塞诗人高适,诙谐不羁的纪晓岚,清政府军机大臣张之洞……说起本地名人,沧州人如数家珍。
  历史长河风起波涌,沧州厚重的文化底蕴,让这座古城分外迷人。

抢救保护民间瑰宝

  在沧县文化馆,几名小学员正跟着老师学习木板大鼓。县文化馆馆长王建国说,在培训传承人的同时,县文化馆又开辟了“鼓韵书场”、曲艺下乡等活动,利用演出、光盘销售等多种方式来扩大木板大鼓的影响力,使之从开始对政府的依赖转变为自己动手丰衣足食。
  在沧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我们了解到,目前非物质文化遗产目录中,包括沧县木板大鼓、青县哈哈腔、黄骅麒麟舞等16项国家级项目,渤海渔村剪纸、泊头小竹马、沧县镂空木雕雕刻技艺等50项省级项目,以及153项市级项目。同时,全市16个县(市、区)建立了县级名录。

“沧州好人”引领风尚

  “沧州好人”作为沧州的一张文化名片,已经越来越被全国人民所熟知。 “沧州好人”是沧州的骄傲,是引领社会风尚、影响和激励人们进步的一面旗帜,他们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感染着身边的群众。前不久,中共中央宣传部下发通知,把“沧州好人”评选活动,作为十大公民道德建设工作经验典型在全国推广。
  在充满温暖和感动的狮城大地上,“做好人,行好事”的善举随处可见。截至目前,全市已有100位沧州人荣登 “中国好人榜”,上榜数量连续4年位居全国地级市第一名。

文化强市再放异彩

  去年,第八届“中国·沧州国际武术节”成功举办。此届武术节升格为国家级赛事,完成沧州武术在中华武术大格局中的又一次飞跃,意义非比寻常。
  沧州除了是“武术之乡”、“杂技之乡”,还是着名的“京剧之乡”、“中国书法之乡”和“中国曲艺之乡”,这些桂冠影响到整个沧州的文化环境,增强了建设经济强市的竞争力。
  2009年6月,沧县纪晓岚文化园正式开园。这标志着沧州的历史名人研究从书本走向大众、走向更广阔的空间,是历史名人研究向产业化发展的蜕变。之后不久,河北海盐博物馆也在黄骅落成。谋划建设中的体育文化产业园区,主要的产业项目有沧州体育馆、沧州体育场、中国沧州武术学院、中国沧州武术城等,总建筑面积24万平方米,总投资超过10亿元。
  一些宣传沧州本地特色产业的影视产业也悄然兴起。全方位反映吴桥杂技艺人生活的大型电视连续剧 《闯天下》拍摄完成;反映重大历史题材的革命电影《英雄黄骅》也已开机……
李丽 曹杰 张近情

更多>>  德州日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沧州:挖掘城市底蕴 提升文化影响力
  本文所在版面
【第 7 版:外埠】
Document

免责声明

  德州新闻网是由德州日报社所创建的综合性网站,所刊登的第三方发表的各类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资料的版权,均为第三方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所有。

  所有与德州新闻网链接的网站及其内容和版权,由相应的提供者与拥有者负责,德州新闻网对链接网站的内容不承担任何商业法律责任。

  德州新闻网刊登的电子报,均为报纸出版方提供的原版期刊杂志内容。德州新闻网不对报纸做任何内容方面的增减修改,对此等信息的准确性、完整性、合法性或真实性均不承担任何责任。

  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使用了您拥有著作权的作品并对我们的编辑方式有任何异议,请向我们提供您的身份证明及您对该作品拥有著作权的相关文件,我们会尽快根据法律法规妥善处理。

  对于本站拥有版权的稿件,未经书面协议授权,禁止其他网站等有关信息服务企业予以转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