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帮助    
  文章搜索:
用户名: 密码: [注册][找回密码]  
新城崛起需要做些什么?

济南西部新城效果图。



商贸区效果图。



站前综合体效果图。



  随着京沪高铁全线通车,济南西部新城在“高铁效应”的带动下正加速崛起,新城建设的合理与否直接关系着未来城市发展的方向。日前,在济南举行的“21世纪城市发展论坛”上,国内知名城市建设专家提出了自己的意见和建议。

城市不能失去文化

  “目前国内许多城市都在进行新城建设,但给我的感觉是千城一面,高楼大厦成为城市的唯一标志。”北京天则经济研究所学术委员会主席张曙光表示, “一个城市的文化底蕴有多厚,这座城市的特性就有多明显。济南西部新城内有老商埠、老洋行,都要好好保护起来,不要淹没在高楼大厦之中。”
  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院长助理杨永恒认为,文化是一个城市的灵魂,济南是一座历史文化名城,济南西部新城应建成一座文化新城。目前,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正面临新的前所未有的机遇,西部新城建设应抓住这个机遇,以群众文化需求为依据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他认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构建有几个原则:坚持高定位、高标准、高指导;政府主导,动员社会力量参与;软硬并重,突出软件;重视基层,贴近百姓;因地制宜、彰显特色;统筹资源、共建共享;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杨永恒建议,西部新城无论是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构建上,还是在公共文化服务平台建设上,都应该注重基层老百姓的文化需求。此外,要注重文化事业与社会服务的协调发展,注重大型标志性公共文化场馆与基层公共文化设施的协调,注重群众文化需求的调查和研究,注重科学技术和现代传播手段的应用。他还建议,济南西部新城可以在2013年积极申报创建“第三批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

城市化进程要避免失衡

  济南西部新城建设涉及整体搬迁30个村、 2.3万户、 10万人,新城建设成为城市化的重要载体。城市化未来的路怎么走,是新城建设中需要注意的另一个问题。
  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李善同提到,在城市化新阶段,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就是社会矛盾凸显出来,比如说在征地补偿、教育医疗、收入分配、环境污染等方面,都产生了很多的矛盾和问题。所以,在这些条件的影响下,城市化的环境必须要实现重要的转折,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缩小地区差距;清理各种限制,促进各地打破地区壁垒。
  张曙光认为,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出现了很多扭曲的现象。一是城市的粗放型扩张,带来一定的资源浪费;二是城市发展的速度失衡,城市面积的扩大快于城市人口的增加,导致许多新城成为 “空城”;三是城市化的进程中配套不协调,比如城市道路、停车场等设施跟不上。
  针对城市化建设中出现的失衡现象,张曙光认为,首先当今城市化进程和新城建设中,政府起着主导作用。但是政府也不能 “包打天下”,城市建设不应过分强调政府的主导作用,而要动员全社会的力量共同推进。

新城规划应 “慎之又慎”

  苏州工业园区科技局副局长许文清认为,在西部新城建设规划上,一定要具有耐心,做到一次规划、分步实施。依据苏州工业园区建设的经验,当时在规划上花费了9000万美金,但就目前的发展状况来看,当时的规划还是不够充分,有点操之过急。所以,从整体来看,要有长远的目的,先规划好然后依据规划去建设,不因“官员”的变化而随意改动,这样对于那些待开发的资源才能够达到良好运用、充分利用的目的。
  根据规划,济南西部新城将重点发展商业、商务、金融、科技研发、文化创意、旅游休闲等现代服务业,而许文清则建议,西部新城的建设一定要先从制造业开始,通过制造业产生工业引擎,从而带来足够的现金流,只有在这个基础上,才能拥有更多的资金去进行文化建设、科技投入;要初步形成以高新技术产业为主导、先进制造业为支柱、现代服务业为特点的工业体系,同时注重服务业的增加和高科技产值的提升,只有在强大工业税收支撑的基础上,才有更多的能力去进行科技创新、产业转型和文化建设。
  许文清建议,在规划上一定要处理好老城与新城的关系。他举例说,如果脱离老城区直接建一个新城,一个员工到新城上班,每天半小时以上的车程或者居住环境不好的话,就会从一开始便产生对新城认知和感觉上的不方便,从而影响到新城建设。
  张曙光表示,目前中国的城市化建设中有些规划没有长足性,导致出现 “今天建,明天拆”的问题。因此,城市建设应注重按规划管理和建设,避免重复建设和资源浪费。
  □牛远飞

更多>>  德州日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新城崛起需要做些什么?
  本文所在版面
【第 7 版:外埠】
Document

免责声明

  德州新闻网是由德州日报社所创建的综合性网站,所刊登的第三方发表的各类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资料的版权,均为第三方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所有。

  所有与德州新闻网链接的网站及其内容和版权,由相应的提供者与拥有者负责,德州新闻网对链接网站的内容不承担任何商业法律责任。

  德州新闻网刊登的电子报,均为报纸出版方提供的原版期刊杂志内容。德州新闻网不对报纸做任何内容方面的增减修改,对此等信息的准确性、完整性、合法性或真实性均不承担任何责任。

  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使用了您拥有著作权的作品并对我们的编辑方式有任何异议,请向我们提供您的身份证明及您对该作品拥有著作权的相关文件,我们会尽快根据法律法规妥善处理。

  对于本站拥有版权的稿件,未经书面协议授权,禁止其他网站等有关信息服务企业予以转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