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帮助    
  文章搜索:
用户名: 密码: [注册][找回密码]  
警惕:有人以“涉嫌洗钱”行骗
武城两市民被骗2万余元
作者:徐冬晓本报



  近日,武城县接连发生两起冒充外地警察的电信诈骗案件,两位市民被骗走2万余元。警方提醒市民提高防范,不要轻易告诉他人银行卡账号及密码,更不要将存款汇到所谓的 “安全”账户。

“警察”来电:谎称群众牵扯洗钱案

  武城县张女士11月16日16点左右,接到一名男子的电话,自称是济南市公安局 “陈警官”。 “陈警官”说张女士牵扯进一桩洗钱案,打算将其名下所有银行存款冻结,期限为18个月。随后,陈警官让张女士查询一下他的电话号码0531-85183500是否是济南市公安局电话。张女士拨打0531114进行查询,查询结果显示确实是济南市公安局的电话。
  没过几分钟“陈警官”又给张女士打来电话,此时张女士已确信其是济南民警,对“陈警官”说自己平时得用钱,冻结账户会带来不便。 “陈警官”说,他也没有办法,并称把电话转给济南市银监会“胡科长”。 “胡科长”说唯一的办法就是让张女士到当地工商银行办一张银联卡,把她名下所有银行存款转到该卡上,然后他提示张女士把钱转到一国家“安全账户”上。当天下午,张女士便将1万元积蓄全部打到“胡科长”指定账户上。
  最后,“胡科长”说他们会尽快查清洗钱案,如果张女士与此案无关,他们将把钱全额退回,并承诺将于第二天中午再和她联系。当晚回家后,张女士越想越不对劲,给“陈警官”打电话却一直打不通,这才意识到被骗,于是匆匆报案。了解情况后,警方确认此为电信诈骗案,并立即展开调查。
  11月14日,武城县李女士也接到自称是济南市公安局“陈警官”的电话,号码同样显示为0531-85183500,“陈警官”用同样手法骗得李女士1万余元。

警方提醒:别相信“安全账户”

  “岁末年初是电信诈骗案高发期,上述两起电信诈骗案是典型的冒充警察,以受害人银行卡涉嫌洗钱为名实施诈骗。 ”武城县公安局办案民警高亮介绍,此类案件一般有三个特点,第一,诈骗分子假冒公安机关人员谎称在侦办一起案件中发现用受害人身份证开户的银行卡涉嫌为犯罪分子洗钱,并以录口供为由,询问受害人以身份证开户的所有银行账户及存款情况;第二,用特殊软件修改来电显示号码;第三,利用受害人恐慌心理,要求其将钱存到指定的“安全账户”,完成诈骗。
  对此,武城县公安局相关负责人称,公安机关在侦办案件当中确需冻结当事人银行账户,但是会通过相关金融机构进行,即使需要采取保护措施也会让当事人到当地的金融机构进行办理,而不会让当事人将存款汇到所谓的“安全账户”。
  警方提醒,如遇此情况,市民应问清对方的姓名、身份、具体单位,并迅速进行核实,千万不要轻易转账,一旦发现上当,应及时拨打110报警。
  □本报记者 徐冬晓 本报通讯员 王婷

更多>>  德州日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警惕:有人以“涉嫌洗钱”行骗
  本文所在版面
【第 5 版:社会·民生】
Document

免责声明

  德州新闻网是由德州日报社所创建的综合性网站,所刊登的第三方发表的各类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资料的版权,均为第三方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所有。

  所有与德州新闻网链接的网站及其内容和版权,由相应的提供者与拥有者负责,德州新闻网对链接网站的内容不承担任何商业法律责任。

  德州新闻网刊登的电子报,均为报纸出版方提供的原版期刊杂志内容。德州新闻网不对报纸做任何内容方面的增减修改,对此等信息的准确性、完整性、合法性或真实性均不承担任何责任。

  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使用了您拥有著作权的作品并对我们的编辑方式有任何异议,请向我们提供您的身份证明及您对该作品拥有著作权的相关文件,我们会尽快根据法律法规妥善处理。

  对于本站拥有版权的稿件,未经书面协议授权,禁止其他网站等有关信息服务企业予以转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