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帮助    
  文章搜索:
用户名: 密码: [注册][找回密码]  
《雅雨山人出塞图》:德州乡贤入画来

高凤翰像。



  

扬州八怪之一的高凤翰,以友人卢见曾被充军伊犁军台、刚刚跨出玉门关时的情景为题材,创作了画作《雅雨山人出塞图》。目前,该画被收藏在故宫博物院,也是现今收藏的唯一一幅以德州乡贤为题材的国宝级画作——

  故宫博物院收藏的《雅雨山人出塞图》,是目前为止发现的唯一一幅以德州乡贤为题材的国宝级画作。它的内容为卢见曾第一次出任两淮盐运使时遭诬陷,被充军新疆伊犁军台,刚刚跨出玉门关时的情景;它的作者为诗书画印俱佳的扬州八怪之一的高凤翰。
  高凤翰(1683--1749),又名翰,字西园,号南阜,晚号云阜,别号因地、因时、因病等40多个,晚署南阜左手等,山东省胶州市三里河村人,是清代有名的画家、书法家、篆刻家。他19岁时考中秀才,后两次参加乡试,屡试不中。雍正五年(1727),由胶州知州黄之瑞荐举他应“贤良方正”特考,授任安徽歙县县丞;雍正八年(1730)调任绩溪县丞。雍正十一年(1733),主持泰州盐运分司。乾隆二年(1737),因卢见曾被诬案,受牵连入狱并受到严刑峻法。出狱后,高凤翰侨居扬州,寄宿佛门僧舍。时常与郑板桥、金农、边寿民、闵贞等人赋诗吟唱和切磋画艺,以卖画和替人治印为生。 59岁时,返归故里。 8年后病逝,享年66岁。高凤翰一生作诗 3000多首,散文几百万字,其后代辑为《南阜山人诗集类稿》七卷,被收入四库全书;他收藏、制作汉印5000多方;藏砚千余方,并挑选出165方精品,自己题写砚铭,自己雕刻,并拓出砚图,仿照《史记》的体例作表、书、本纪、世家、列传,汇集成《砚史》4大册。他的传世画作有《雅雨山人出塞图》、《牡丹竹石图》轴和《三友图》等。
  《雅雨山人出塞图》是一幅为两淮盐运使卢见曾鸣冤的作品,描绘卢见曾慷慨悲壮的出塞之行。据记载,乾隆五年(1704)两淮盐运使卢见曾被蒙冤充军时,十几位朋友赶到玉门关为其送行,卢见曾与众朋友挥泪告别,然后义无反顾地冲进了大草原。 《雅雨山人出塞图》画面中央绘卢见曾骑马正面像,面目清硕,双目微聚,神态刚毅自若。前后有 2位随从人员骑在马上,分别是他的学生夏襄袁和棋友汪履之。后侧1人乘马,牵骆驼,佩刀,当属侍卫武士。画面上半幅作塞外风物,蒙古包的侧画有少数民族 2人,1人仰面吹角,1人侧耳坐听。后侧绘马数匹,或驰,或卧,或啮,或嘶。天空中大雁南飞,与行人北去相对照。整幅画面气韵生动,表现出塞外行旅的恢弘景象。画中人物的思想感情,借助景物的衬托,被表现得淋漓尽致。该画为绢本设色,画心纵 159 .6厘米,横83.8厘米。左端有卢见曾的自题诗,右端有高凤翰的题跋,并钤有印章,画上还有郑板桥、吴敬梓、叶芳林、杨开鼎等数十人的题跋。
  《雅雨山人出塞图》的流传中充满了众多故事。乾隆九年(1744),卢见曾的冤案得以昭雪,被重新任命为直隶滦州知州,作者高凤翰此时将《雅雨山人出塞图》送给了卢见曾。乾隆三十三年(1768),已退休六年后的卢见曾又因两淮盐引案被疑抄家,此图一时不知去向。后来,卢见曾的弟子张维祺,在北京古董市场发现此画并高价购回,送给了卢见曾的孙子卢荫溥。由于嘉庆皇帝喜欢,已是军机大臣、体仁阁大学士的卢荫溥,便将此画献给了皇室。
  作为扬州八怪之一的高凤翰,精心创作《雅雨山人出塞图》的动力,主要来自对卢见曾的深刻了解和信任。他与卢见曾的关系一直非常密切。他们既是同乡又是挚友,对彼此的学识和为人也都极度认可。卢见曾是济南府德州人,康熙九年(1670)中进士,由于坚持重教育、兴水利,相当长的时间内在官场混得顺风顺水。高凤翰是莱州府胶州人,比卢见曾大 7岁,但取得秀才资格后,数次乡试都未能过关。高凤翰在出仕前,数次来作为文化高地的德州学诗学画,对明末清初德州诗人文士的品行和学识推崇有加。他的别号原来也叫 “南村”,为了避讳卢见曾叔祖父卢德水的号,而改为“南阜山人”。德州名士孙勷、田霢、谢重辉以及卢见曾的岳父萧惟豫等,都对高凤翰的才艺和为人评价甚高。高凤翰在德州游见可园时,曾绘画题诗名噪一时,所作《见可园六十六松歌》,后被收入《德县志·艺文志》。因此说,卢见曾在出仕前就应该熟悉高凤翰。雍正八年(1730) ,卢见曾做六安州知州,推荐高凤翰做歙县县丞,这在卢见曾的《南阜诗序》中说得很明白, “西园……工书画,尤豪于诗,酒酣耳热,挥洒烟云,往往千言立就,文名籍甚,具经济才,则世罕知者。余牧六安州时,西园举贤良以一等记名,发安徽省试用。余荐其才于抚军程公元章,委署歙县令”。后有人诬陷高凤翰在一起命案中收受5000金贿赂,卢见曾就此专门向安徽按察使程元章进行解释,想方设法地为高凤翰辩诬。不久,果然证明高凤翰是清白的。 《扬州画舫录》载,雍正十一年(1733) ,已升任两淮盐运使的卢见曾,推荐高凤翰主持泰州盐运分司,使其又变成了自己的盐运下属。由此看来,高凤翰的做官和升迁,都与卢见曾的提携有关。所以,当卢见曾蒙冤充军之时,高凤翰才会用蘸着血水的笔来绘制这幅替朋友鸣冤的不朽之作。据袁枚的 《随园诗话》载,高凤翰晚年生活非常困苦,衣食无着,曾于乾隆十四年(1749)写信给时任永平知府的卢见曾求助,可惜卢见曾收到信后还未来得及回信,他就已经离开了人世。闻到讣讯的卢见曾,怀着悲痛的心情作 《哭高二西园诗》,对高凤翰的人品和诗书画印成就给予了高度评价,以诗的形式寄托了对朋友的哀思。
  高凤翰的 《雅雨山人出塞图》,是画家与卢见曾之间真挚友谊的见证。但也因它记录了一段真实客观的史实,成为研究乡贤卢见曾和扬州八怪的重要史料。
□张明福

更多>>  德州日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雅雨山人出塞图》:德州乡贤入画来
  本文所在版面
【第 10 版:人物·往事】
Document

免责声明

  德州新闻网是由德州日报社所创建的综合性网站,所刊登的第三方发表的各类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资料的版权,均为第三方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所有。

  所有与德州新闻网链接的网站及其内容和版权,由相应的提供者与拥有者负责,德州新闻网对链接网站的内容不承担任何商业法律责任。

  德州新闻网刊登的电子报,均为报纸出版方提供的原版期刊杂志内容。德州新闻网不对报纸做任何内容方面的增减修改,对此等信息的准确性、完整性、合法性或真实性均不承担任何责任。

  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使用了您拥有著作权的作品并对我们的编辑方式有任何异议,请向我们提供您的身份证明及您对该作品拥有著作权的相关文件,我们会尽快根据法律法规妥善处理。

  对于本站拥有版权的稿件,未经书面协议授权,禁止其他网站等有关信息服务企业予以转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