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帮助    
  文章搜索:
用户名: 密码: [注册][找回密码]  
5月全国CPI同比上涨5.5%
涨幅创34个月来新高

市民在北京崇文门菜市场选购蔬菜。



  据新华社北京6月14日电 国家统计局14日发布数据,5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CPI)同比上涨5.5%,同比涨幅创下最近34个月来新高。
  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盛来运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5月份 CPI同比涨幅虽然创下新高,但从环比指标看,价格前期过快上涨的趋势得到一定程度的遏制。
  统计显示,5月份我国CPI中,食品类价格同比上涨11.7%,居住类价格同比上涨6.1%,医疗保健及个人用品类价格同比上涨3.2%,烟酒及用品类价格同比上涨2.6%,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类价格同比上涨2.5%,衣着类价格同比上涨1.8%,交通和通信类价格同比上涨0.7%,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类价格同比上涨0.6%。
  1月份至5月份累计,我国CPI同比涨幅已达5.2%。
  从更能反映价格变动最新情况的环比数据看,5月份我国CPI环比上涨0.1%。其中,食品类价格环比下降 0.3%,食品类价格中的鲜菜价格环比下降9.3%;居住类价格环比上涨0.2%;烟酒及用品类价格环比上涨0.3%;衣着类价格环比上涨0.5%;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类价格环比上涨0.3%;医疗保健及个人 用 品 类 价 格 环 比 上 涨0.4%;交通和通信类价格环比上涨0.1%;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类价格环比持平。
  统计显示,5月份我国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PPI)同比上涨6.8%,环比上涨0.3%。 1月份至5月份累计,PPI同比上涨7.0%。

■新华视点

CPI创新高传递哪些信息?

  

CPI直接推手:食品价格“贡献”达六成

  从国家统计局公布的5月份CPI详细数据中,人们可以清楚地找出当前物价创下新高的动力源头:
  食品价格同比上涨11.7%,对CPI上涨的“贡献”达到63.6%。
  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盛来运认为,尽管CPI创新高,但从环比数据来看,CPI环比上涨0.1%,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宏观调控政策取得了一定效果,价格前期过快上涨的趋势得到一定程度遏制。
  “对物价形势还要保持警惕。从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来看,物价上涨压力仍然比较大。 ”盛来运说。

  除食品外,居住类价格5月份涨幅也较突出。
  专家指出,近期成品油、水、电等资源价格的上涨,以及相关的日化用品和出租车价格等一系列价格的上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百姓的生活开支,也加重了人们的通胀预期。

  

本轮涨价新特点:成本推动加流动性过剩

  此轮物价较快上涨已近一年。以往的物价较快上涨,往往是在中国经济增长偏快、过热伴随粮食减产的情况下发生的。此轮物价上涨却是在经济增速适度回调、粮食连续丰收的背景下发生。
  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刘元春说,当前通胀的动力机制和结构都在发生变化。通过这些年的发展,成本因素对通胀的推动日益凸显。“房价-生活成本-劳动力工资-农业生产成本-食品价格-生活成本”的上涨循环有所显现,治理通胀的难度加大。
  从国际上看,国际大宗商品价格近期的回落仍属于高位回调,输入性通胀压力较大,不确定因素仍然较多。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国内持续超常规的货币信贷投放存量仍然较大,消除流动性过剩仍有滞后性。

  

涨价压力仍较大,要把握好调控节奏和时机

  来自农业生产一线的人士分析,当前部分粮食主产区新麦开秤价高开高走,加上南方洪涝灾害影响,以及饲料价格上涨推高肉禽价格,未来在CPI中占首要比例的食品价格仍将呈涨势。
  刘元春表示,在当前形势下,资源价格改革要在价格预期有所缓和的情况下推出,同时要注意对弱势群体和行业进行补贴。
  调控物价和保持一定的经济增速存在两难。当前,工业增速和消费实际增速的回落,让一些人对经济增速出现了担心。
  专家建议,在物价涨幅没有出现明显回落的时候,要把稳物价放在首要位置,释放出继续回收流动性的明确信号,同时把握好力度。政府应当更多地从民生角度考虑,采取控制物价的各项措施,稳定供求关系,把物价控制在可承受范围内。 据新华社

更多>>  德州日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5月全国CPI同比上涨5.5%
  本文所在版面
【第 4 版:国际国内】
Document

免责声明

  德州新闻网是由德州日报社所创建的综合性网站,所刊登的第三方发表的各类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资料的版权,均为第三方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所有。

  所有与德州新闻网链接的网站及其内容和版权,由相应的提供者与拥有者负责,德州新闻网对链接网站的内容不承担任何商业法律责任。

  德州新闻网刊登的电子报,均为报纸出版方提供的原版期刊杂志内容。德州新闻网不对报纸做任何内容方面的增减修改,对此等信息的准确性、完整性、合法性或真实性均不承担任何责任。

  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使用了您拥有著作权的作品并对我们的编辑方式有任何异议,请向我们提供您的身份证明及您对该作品拥有著作权的相关文件,我们会尽快根据法律法规妥善处理。

  对于本站拥有版权的稿件,未经书面协议授权,禁止其他网站等有关信息服务企业予以转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