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帮助    
  文章搜索:
用户名: 密码: [注册][找回密码]  
“冷血护工”拷问社会养老机制
   一个“冷血护工”的电视报道引起网友的大量跟帖,介绍的是郑州市淮河路与西环道李江沟村,畅乐园老年公寓里发生的事。电视台记者蹲守6夜,录下了护工郑焕明凌晨三四点叫醒被护理老人时,强迫老人喝尿的行为。当地派出所称已将该护工拘留调查。 (6月1日《扬子晚报》)
  捆绑双手,污言相辱,猛击头部,强迫喝尿……够了,已经不需要任何渲染煽情,仅凭这些词语勾勒的残暴景象,就足以让每一个有良知的人义愤填膺。可以说, “冷血护工”郑焕明的所作所为,不仅亵渎了护工的职业操守,更击穿了社会的道德底线,令人发指。
  随着媒体曝光引发舆论关注,涉案护工已被拘留调查。河南省民政厅表示,如果调查属实,相关人员要承担刑事责任,涉及养老院管理方面的问题,会根据情况依法取缔,或者处以罚款。与期待调查结果出炉、严惩当事人相比,更值得我们追问的是,在媒体的聚光灯之外,还有多少这样的“冷血护工”不为人知?
  虐待老人强迫喝尿,不能仅仅归咎于护工的个人素质低下。据了解,此事之所以被捅出来,源于一个司机师傅半夜在该老年公寓附近停车时总是听到声声惨叫,他蹲守在公寓窗外,发现了护工殴打虐待老人的黑幕。试问,连外人都能发现,老年公寓管理者为何浑然不觉,究竟是管理失察还是有意纵容?显然,在这所自我标榜 “服务非常好,入住率很高”的养老院,冷血的并不止郑焕明一个。
  养老院变成“集中营”,折射政府监管和社会监督的无力。根据相关法规,社会福利机构的工作人员必须经民政部门培训并持证上岗,但在现实中,绝大多数养老机构工作人员都属于无证从业,未经过任何专业培训,缺乏相关护理知识。再加上养老院大多封闭管理,与外界相对隔绝,“躲进小楼成一统”,一切都是管理者自己说了算,给了恃强凌弱的“丛林法则”滋生的土壤。
  老人的今天就是我们的明天,“冷血护工”可能就是你我终老时的梦魇。因此,这起事件暴露的问题需要引起整个社会的重视和应对。专业化养老机构不能是一批了之,人员培训和动态监管必须跟上,相关部门应建立退出机制,将无良的害群之马及时清除出去;同时,可以借鉴发达国家经验,规定公务员等群体必须到养老机构做一定时长的义工,从而引入高素质的“源头活水”,提高养老服务队伍的素质和水平。□张遇哲
更多>>  德州日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冷血护工”拷问社会养老机制
  本文所在版面
【第 2 版:要闻·声音】
Document

免责声明

  德州新闻网是由德州日报社所创建的综合性网站,所刊登的第三方发表的各类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资料的版权,均为第三方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所有。

  所有与德州新闻网链接的网站及其内容和版权,由相应的提供者与拥有者负责,德州新闻网对链接网站的内容不承担任何商业法律责任。

  德州新闻网刊登的电子报,均为报纸出版方提供的原版期刊杂志内容。德州新闻网不对报纸做任何内容方面的增减修改,对此等信息的准确性、完整性、合法性或真实性均不承担任何责任。

  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使用了您拥有著作权的作品并对我们的编辑方式有任何异议,请向我们提供您的身份证明及您对该作品拥有著作权的相关文件,我们会尽快根据法律法规妥善处理。

  对于本站拥有版权的稿件,未经书面协议授权,禁止其他网站等有关信息服务企业予以转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