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帮助    
  文章搜索:
用户名: 密码: [注册][找回密码]  
林语堂、周作人、俞平伯、废名等,对于吃和谈吃,都颇有兴味
文人笔下的野菜
  上个世纪初的文人,像林语堂、周作人、俞平伯、废名等,对于吃和谈吃,都颇有兴味,更对家乡春日山间的野菜描摹入微。
  辛弃疾有诗云,“春在溪头荠菜花”。可见这荠菜,既是春天的美食,也是报春的美景。在文人笔下,荠菜可能是被描绘得最多的一种蔬菜了。在周作人和汪曾祺的散文里,都能见到荠菜的名字。周作人写,“荠菜是浙东人春天常吃的野菜,乡间不必说,就是城里,只要有后园的人家都可以随时采食,妇女小儿各拿一把剪刀一只 ‘苗篮’,蹲在地上搜寻,是一种有趣味的游戏的工作。那时小孩们唱道:‘荠菜马兰头,姊姊嫁在后门头。 ’后来马兰头有乡人拿来进城售卖了,但荠菜还是一种野菜,须得自家去采”。
  许多文人写荠菜都是因为怀乡,周作人是如此,汪曾祺是如此。周作人说他的家乡绍兴常常用来炒年糕,汪曾祺说他的家乡高邮是凉拌了上席的。荠菜不仅是过去穷苦百姓度春荒的恩物、贫富皆宜的时鲜蔬品,在文人的诗文里,荠菜还是“穷而有志”的人物的象征。这使得荠菜蒙上了一层清雅。
  野菜之于周作人,是供思乡之用,离开故乡越远,野菜之味自然越浓烈。春笋,在周作人看来,也是代表着乡愁:“将来即使不能到处种竹,竹器和竹笋能利用交通工具,迅速运到,那末这种乡愁已就不难消灭了。 ”
  梁实秋也专门写过一篇笋。他这么描述春笋,“春笋不但细嫩清脆,而且样子也漂亮。细细长长的,洁白光润,没有一点瑕疵。春雨之后,竹笋骤发,水分充足,纤维特细。古人形容妇女手指之美常曰春笋。 ‘秋波浅浅银灯下,春笋纤纤玉镜前。 ’(《剪灯余话》)。这比喻不算夸张,你若是没见过春笋一般的手指,那是你所见不广。春笋怎样做都好,煎炒煨炖,无不佳妙。油闷笋非春笋不可,而春笋季节不长,故罐头油闷笋一向颇受欢迎,惟近制多粗制滥造耳。 ”
  □谭萍
更多>>  德州日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文人笔下的野菜
  本文所在版面
【第 05 版:副刊】
Document

免责声明

  德州新闻网是由德州日报社所创建的综合性网站,所刊登的第三方发表的各类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资料的版权,均为第三方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所有。

  所有与德州新闻网链接的网站及其内容和版权,由相应的提供者与拥有者负责,德州新闻网对链接网站的内容不承担任何商业法律责任。

  德州新闻网刊登的电子报,均为报纸出版方提供的原版期刊杂志内容。德州新闻网不对报纸做任何内容方面的增减修改,对此等信息的准确性、完整性、合法性或真实性均不承担任何责任。

  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使用了您拥有著作权的作品并对我们的编辑方式有任何异议,请向我们提供您的身份证明及您对该作品拥有著作权的相关文件,我们会尽快根据法律法规妥善处理。

  对于本站拥有版权的稿件,未经书面协议授权,禁止其他网站等有关信息服务企业予以转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