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帮助    
  文章搜索:
用户名: 密码: [注册][找回密码]  
一味指摘作者错误,不仅读不出书中真义,而且也会流于肤浅
书不善读可变愚
  读书“如鱼入水,冷暖自知”,趣味不同,方法各异。有人喜博览,有人爱精研,萝卜青菜,各有所爱。读书迷信权威,大脑成了别人的跑马场,自然不对。可是立异以为高,一味指摘作者错误,也未必正确。这种读书法往往是“一叶障目,不见泰山”,貌似见解高超,实则浅薄无知。现代新儒家徐复观年轻时曾拜访熊十力老人,请教该读何种书,老人告诉他王夫之的《读通鉴论》值得仔细一读,徐说他已读过,并发现了不少错误。老人当即训斥他只知挑别人短处,不懂得摄取书中的营养,这样一辈子也不会有什么长进。徐回忆说如受当头棒喝,如梦初醒,从此,读书多有所得。
  巨匠非完人,难免一时疏忽,出现错误,但这瑕不掩瑜。 《红楼梦》中有唐朝颜真卿的对联,《镜花缘》里武则天用上了自鸣钟,稍有历史知识的人便会看出这些细节与史实不符。然而,这丝毫不能影响它们的流传,也不会贬低它们的价值。名著之所以能代代相传、广受喜爱,正在于名著能够启迪心智,提高修养,完善人格,增加内涵。只有真正静下心来,拥有平和的心态,掌握正确的读书方法才能有所得,有所受用,有所收获。有人说,一个人在人生的不同阶段读《唐吉诃德》会有不同的感受,年轻时会被这位狂人稀奇古怪的行为逗乐,中年时对游侠骑士的愿望和行动若有所思,到了老年,读完后只会为这位理想主义者在现实世界中上演的悲剧而哭。名著的深刻性与多层性,从中可窥一斑。
  大海吞吐日月,气象万千,也有沉滓浮起,死鱼烂虾,名著也是如此。一个人不能离开他所处的时代和社会,他的思想总要受到当时环境的影响,所以说要知人论世,这就更需要我们运用鲁迅先生的“拿来主义”了。对有用的拿来,“坐集千古之智,折中其间”,对待传统文化也应如此。比如《易经》,虽然是一部占卜书,充满了神秘色彩,但它却体现了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民族精神,充盈了古人的生活智慧和生存意志。直到现在,《易经》的精华仍就滋养着求知者,成为现代文化的学术宝库。如果纠缠于它的时代缺陷,那只能将其扔进垃圾堆了。
  “读书时不可存心诘难作者”,西哲培根如是说。一味指摘作者错误,不仅读不出书中真义,而且也会流于肤浅,哗众取宠。现在有许多所谓“思想者”,对鲁迅先生大加指责,或骂其偏激,或责其孤僻,或怨其论敌太多,或怪他语言生涩,而对鲁迅先生所处的“城头变幻大王旗”的时代漠然视之,对鲁迅先生“我以我血荐轩辕”的精神只字未提,真是可笑又可悲!
  荀子曾经把求学者分为两种人,一种是美七尺之躯、提高自身修养的善学者,一种是追求口耳之学的卖弄者,并嘲讽他们“以为禽犊”,意思是用知识献媚,以学问自夸。这种人倒有几分像那些“现代思想者”。除了卖弄夸耀外,一无所获。书中自有真善美,有人偏看假恶丑,这恐怕也与错误读书方法不无关系。
  “书犹药也”,善读可以医愚,如不善读,后果可想而知了。□李阳波
更多>>  德州日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书不善读可变愚
  本文所在版面
【第 6 版:副刊】
Document

免责声明

  德州新闻网是由德州日报社所创建的综合性网站,所刊登的第三方发表的各类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资料的版权,均为第三方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所有。

  所有与德州新闻网链接的网站及其内容和版权,由相应的提供者与拥有者负责,德州新闻网对链接网站的内容不承担任何商业法律责任。

  德州新闻网刊登的电子报,均为报纸出版方提供的原版期刊杂志内容。德州新闻网不对报纸做任何内容方面的增减修改,对此等信息的准确性、完整性、合法性或真实性均不承担任何责任。

  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使用了您拥有著作权的作品并对我们的编辑方式有任何异议,请向我们提供您的身份证明及您对该作品拥有著作权的相关文件,我们会尽快根据法律法规妥善处理。

  对于本站拥有版权的稿件,未经书面协议授权,禁止其他网站等有关信息服务企业予以转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