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帮助    
  文章搜索:
用户名: 密码: [注册][找回密码]  
“不计得失的牺牲精神,不甘落后的拼搏精神,爱生如子的园丁精神,认真执教的敬业精神,终身从教的献身精神。”这是她每天都看得见的牌匾——
赵同花:情牵农村教育30载
  30年,她以校为家,不曾离开;30年,她没有存款,工资都用在了学校和孩子身上;30年,她与家人分居两地,独自守候着简陋的农村小学,守候着农村孩子未来的希望。
  做一辈子人民教师

  “16岁,站在三尺高的讲台上,有种梦想变成现实的雀跃。”如今,47岁的赵同花回想起刚进入临邑县临南镇宁楼小学的日子,眼睛依然闪闪发亮。然而青春自信的赵同花没想到,她第一节课收到的礼物竟然是眼泪——她被调皮的孩子气哭了。
  接手全校最调皮的五年级,不服输的赵同花转变策略,由管束转为陪着玩、领着玩。课余时间和体育课,她带着孩子们跳皮筋和竹排舞,开展各种文体活动,不当严师做 “姐姐”。慢慢地,孩子们变得听话了,也爱和她说心里话了。
  收服了这群调皮的孩子,赵同花有了更多的 “想法”:顺应孩子的个性,让他们在快乐中学习。数学作业,回家计算粮囤里的粮食、土地的亩产量;思想品德课, 《礼貌待人》小品让学生在表演中潜移默化受教育……“差班”班风、学习成绩开始让人称赞,升六年级考试时,她们班的成绩全镇第二。
  看着孩子们离开的背影,赵同花更加坚定了心中的信念:做一辈子人民教师。
  不让一个孩子掉队

  1996年,赵同花调入临邑县临南镇育才小学任校长。全校150名学生,无论多忙、多苦,她都坚持不放弃任何一个,因为她深知每个孩子都是农村家庭的全部希望。
  为了不让孩子失去受教育的机会,赵同花受过家长的冷落,帮学生干过家务活,翻场、推麦子……“你这校长真当到家了。”这是赵同花听到最多的话,也是她工作的真实写照。“在学校所辖的9个村,上至80岁的老人,下至3岁的孩子,没有不认识我的。”赵同花说。
  踏遍了每个村的每条路、每条胡同,吃过闭门羹、遭过白眼,被狗咬过、大雾天里迷过路,“多管闲事”的赵同花心里只有一个愿望:把孩子领回到课堂,让他们走出去。
  用爱温暖每个孩子

  一年又一年,一个个学生从娃娃长成了少年,昔日的少女已苍老了容颜,唯一不变的是她那爱生如子的暖暖情怀。
  时常是一副花猫脸出现在学校的小亚楠,从小与年迈多病的爷爷共同生活,衣服整天脏兮兮的,甚至一天两顿吃不上饭。赵同花看在眼里、疼在心里,主动承担起照顾亚楠的责任。漂亮衣服,爱吃的饭菜,有人带着洗澡理发,正是她无微不至的照顾,让孤单的小亚楠有了一个幸福的童年。
  为了更好地了解和照顾孩子们,赵同花住在学校里,每天早晨都和学生一起做值日,课间和学生一起做操做游戏,中午给男生理发,给女生扎辫子,给留守儿童洗衣服,辅导学习困难的学生。30年来,她用爱照亮孩子们的前程。
  2009年度山东省十大新闻人物、山东省先进工作者、全县十佳校长……20余项荣誉的背后,是丈夫和孩子的理解、支持。 “付出有限的时间,挽回的却是孩子一生的岁月;付出有限的金钱,挽回的却是无限的希望。值了!”赵同花说。  □本报记者 吕爽 本报通讯员 尹品华 姜连国
更多>>  德州日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赵同花:情牵农村教育30载
  本文所在版面
【第 2 版:要闻·综合】
Document

免责声明

  德州新闻网是由德州日报社所创建的综合性网站,所刊登的第三方发表的各类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资料的版权,均为第三方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所有。

  所有与德州新闻网链接的网站及其内容和版权,由相应的提供者与拥有者负责,德州新闻网对链接网站的内容不承担任何商业法律责任。

  德州新闻网刊登的电子报,均为报纸出版方提供的原版期刊杂志内容。德州新闻网不对报纸做任何内容方面的增减修改,对此等信息的准确性、完整性、合法性或真实性均不承担任何责任。

  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使用了您拥有著作权的作品并对我们的编辑方式有任何异议,请向我们提供您的身份证明及您对该作品拥有著作权的相关文件,我们会尽快根据法律法规妥善处理。

  对于本站拥有版权的稿件,未经书面协议授权,禁止其他网站等有关信息服务企业予以转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