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帮助    
  文章搜索:
用户名: 密码: [注册][找回密码]  
推行群众呼声“挂销号”制
武城民生工程重民声有实举
  武城讯 (王召华 董志强 何利)“振华街的路面宽了,晚上路灯也亮起来了,路两旁还增加了健身器材,大大提高了我们市民的生活质量。”连日来,随着振华街升级改造工程、亮化工程的陆续竣工,城区居民拍手称赞。几个月前,在武城县开展的“大讨论、建言献策”活动中,有不少群众反映“振华街坑洼不平,路灯黯淡无光”,让许多人没想到的是问题解决得这么快。
  今年以来,武城县充分发挥财政的引导和杠杆功能,并设立专款用于美化社区、扶贫济困、支教助残、修桥通水等民生工程,保证了民生支出只增不减、民生工程只建不停,让更多群众共享公共财政的阳光。截至目前,该县用于民生的支出累计达到8600余万元。
  该县在重点做好城市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回迁安置工程等工作的基础上,投入更多的精力解决群众提出的民生难题。既修城区主路、公园,美化城市“脸面”;又疏通“毛细血管”,解决背街小巷路不平、灯不亮、垃圾多的问题。既关心社区群众反映的问题,又关注困难职工、失业人员等弱势群体的生产生活难题。他们集中1.3亿元公共财力,重点解决农村群众饮水安全、就医难、养老难等问题,大到参加新农合、饮水、养老,小到改厕、沼气利用,处处关系民生。去年改造了9处乡镇中心卫生院和13处乡镇敬老院,五保老人集中供养率达90%以上。今年又投资为全县敬老院修建了健身场所、医疗室、澡堂,购置了娱乐器材。
  该县推出了群众呼声“挂销号”制,努力做到只要群众有呼声、政府就会有回声;每个民生难题得到解决后,都在统计本上“销号”,并通过媒体公布,接受群众监督。为保证群众反映的问题及时得到反馈,该县下达督办通知书,要求各级分管部门本着“能够办、可以办、必须办”的原则,在规定时间内作出答复。同时,通过召开现场办公会、突击联查、定期回访、督导员暗访等方式,监督问题的落实。
  今年以来,该县群众反映的61个建议件件都有了着落。目前,城区已整修背街小巷17条,美化社区9个,新建垃圾池和转运站20多个,改造农村危桥7座、危房161间,疏通河道33公里,建设全民健身工程71处。
更多>>  德州日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武城民生工程重民声有实举
  本文所在版面
【第 2 版:要闻·综合】
Document

免责声明

  德州新闻网是由德州日报社所创建的综合性网站,所刊登的第三方发表的各类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资料的版权,均为第三方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所有。

  所有与德州新闻网链接的网站及其内容和版权,由相应的提供者与拥有者负责,德州新闻网对链接网站的内容不承担任何商业法律责任。

  德州新闻网刊登的电子报,均为报纸出版方提供的原版期刊杂志内容。德州新闻网不对报纸做任何内容方面的增减修改,对此等信息的准确性、完整性、合法性或真实性均不承担任何责任。

  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使用了您拥有著作权的作品并对我们的编辑方式有任何异议,请向我们提供您的身份证明及您对该作品拥有著作权的相关文件,我们会尽快根据法律法规妥善处理。

  对于本站拥有版权的稿件,未经书面协议授权,禁止其他网站等有关信息服务企业予以转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