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帮助    
  文章搜索:
用户名: 密码: [注册][找回密码]  
一位普通的农村妇女,多年来一直救济贫困、谋福村民……十里八乡的乡亲都竖起大拇指——
赵文英:多做善事才幸福
  8月25日下午,刚一踏进陵县糜镇基山村村民赵文英的家,一阵清凉扑面而来。“俺和老姊妹们扭秧歌刚回来,有点儿热,开空调凉快一下。”年过六旬的赵文英笑着说。
  赵文英口中的“老姊妹”,指的是村里的刘俊萍、李东荣和田兆兰3位孤寡老人。多年来,因她们年老体弱、生活艰难,赵文英承担起照料她们的义务。逢年过节她提前买好油、面等过节物品给她们送到家去。今年春天,为了更加方便地照顾3位老人,她和家人商量后,把老人们接到了家中,和自己一块吃住,免费供养她们。
  “在这儿,夏天有空调,冬天有暖气,吃饭顿顿都有肉。俺以前哪享过这福呀!”63岁的田兆兰笑着说。
  “是啊,在这儿住了几个月,俺们都比以前胖了,脸上也有红光啦!”64岁的刘俊萍接过话茬。
  熟悉赵文英的人都知道,她是从贫苦日子中走出的农村女能人。上世纪90年代,她和儿子从走乡串户的小本生意做起,经过风风雨雨,建成了全镇第一家棉花加工厂,后来又建成一家制油厂。虽说挣钱不容易,可她却乐善好施,默默地做着一件件善事。
  2003年以来,她每年参加镇妇联组织的“爱心献春蕾”活动,和那些上不起学的孩子结成对子,出钱资助他们完成学业。至今,她已资助了200多个贫困儿童。2008年汶川发生特大地震灾难的第2天,她便从银行取出自己积攒的1万元“养老钱”,送到了镇民政所。今年6月,县民政局开展“慈善月”活动,她又让儿子以公司的名义捐款5000元。
  不仅这样,她还总想方设法改变乡亲们的生活环境。2008年4月,她和家人商量,出资20多万元把村里的大街和胡同路面用砖铺平,并修建了排水沟。今年春天,她又出资2万元,在村里安装了太空漫步机、划船器、跑步机等健身器材,出资购买50套秧歌装、扇子,组建了近200人的秧歌队。
  “说起赵文英多年来做的好事,一天一夜也说不完。”村民田冠峰说。
  “这些都是俺应该做的,多做善事才是幸福!”朴实的话语中透出赵文英老人的一片慈爱之心。□任相国 田俊霞 王砚才
更多>>  德州日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赵文英:多做善事才幸福
  本文所在版面
【第 A3 版:社会·民生】
Document

免责声明

  德州新闻网是由德州日报社所创建的综合性网站,所刊登的第三方发表的各类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资料的版权,均为第三方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所有。

  所有与德州新闻网链接的网站及其内容和版权,由相应的提供者与拥有者负责,德州新闻网对链接网站的内容不承担任何商业法律责任。

  德州新闻网刊登的电子报,均为报纸出版方提供的原版期刊杂志内容。德州新闻网不对报纸做任何内容方面的增减修改,对此等信息的准确性、完整性、合法性或真实性均不承担任何责任。

  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使用了您拥有著作权的作品并对我们的编辑方式有任何异议,请向我们提供您的身份证明及您对该作品拥有著作权的相关文件,我们会尽快根据法律法规妥善处理。

  对于本站拥有版权的稿件,未经书面协议授权,禁止其他网站等有关信息服务企业予以转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