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帮助    
  文章搜索:
用户名: 密码: [注册][找回密码]  
“恶意欠薪”应受到严厉惩罚
  干活拿钱,天经地义。但当前许多农民工辛苦一年,却迟迟拿不到自己的血汗钱。为了讨薪,一些农民工屡屡遭遇“先领耳光后领钱”的侮辱,有的甚至以命相搏。在这样的背景下,23日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的刑法修正案(八)草案,将“恶意欠薪”规定为犯罪条款,引起了广泛关注。
  “恶意欠薪”进入刑法修正案草案,显示了国家最高立法机构对欠薪问题的高度重视,意味着对欠薪行为的追究进入了更高层次。如果这一条款最终在刑法中予以具体体现,那么那些恃强凌弱的“恶老板”将面临法律制裁。这无疑有助于对“恶意欠薪”行为的威慑和打击。
  劳动获得报酬,是每个劳动者的基本权益。然而,一些企业主往往以亏损、倒闭等为由故意侵占职工工资和社会保障费用,或者隐匿财产逃之夭夭,很多职工因此走上艰苦的讨薪之路。
  我国劳动法规定,劳动者享有取得劳动报酬的权利和享受社会保险和福利的权利,但缺乏追究欠薪行为的具体规定。近年来为了维护农民工的权益,政府采取了向企业收取工资保证金等办法,有的地方政府虽然解决了一些问题,但并未使欠薪现象销声匿迹。
  欠薪问题事关公民权益,关系社会和谐。无论从保障民生还是从完善法律的意义上说,在立法层面确定“恶意欠薪”为危害社会的犯罪行为,都是维护社会秩序的现实需要。□姜琳
更多>>  德州日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恶意欠薪”应受到严厉惩罚
  本文所在版面
【第 A4 版:经济】
Document

免责声明

  德州新闻网是由德州日报社所创建的综合性网站,所刊登的第三方发表的各类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资料的版权,均为第三方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所有。

  所有与德州新闻网链接的网站及其内容和版权,由相应的提供者与拥有者负责,德州新闻网对链接网站的内容不承担任何商业法律责任。

  德州新闻网刊登的电子报,均为报纸出版方提供的原版期刊杂志内容。德州新闻网不对报纸做任何内容方面的增减修改,对此等信息的准确性、完整性、合法性或真实性均不承担任何责任。

  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使用了您拥有著作权的作品并对我们的编辑方式有任何异议,请向我们提供您的身份证明及您对该作品拥有著作权的相关文件,我们会尽快根据法律法规妥善处理。

  对于本站拥有版权的稿件,未经书面协议授权,禁止其他网站等有关信息服务企业予以转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