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帮助    
  文章搜索:
用户名: 密码: [注册][找回密码]  
一龙:武城走出的功夫明星
作者:吕爽

一龙


一龙(右)在比赛中


  2009年7月,年仅22岁的他首次亮相河南卫视《武林风》节目,便击败体重95公斤的对手王知亮,以后连续击败侯魁中、郝左琼、安东、金宏雨等业余搏击高手;在中外对抗赛中,他完胜奎斯汀、麦神猜、海耶斯等职业高手;今年11月份,他还将随《武林风》栏目组应邀参加美国拉斯维加斯世界拳王搏击盛会——

  一举成名的“小和尚”

  一龙家住武城农村,小时候最开心的事就是听爸爸讲功夫巨星李小龙、上将许世友等人的传奇故事。“我爸爸当过兵,身体素质特别好。小时候就羡慕他的肌肉块,而我姐姐曾获得过省柔道冠军”。在父亲和姐姐的影响下,一龙从小就对武术充满了向往。
  9年前,年仅14岁的一龙带着对武术的美好憧憬,不顾母亲的极力反对,只身一人前往河南少林寺学习武术,从此开始了自己的武术生涯。随后的日子里,为了提高技能、拓展视野,他先后到全国各地拜访武术名家。十年来,除了少林功夫,他还先后学习咏春拳、太极拳、拳击和摔跤,对于散打、泰拳、柔术等其它的流派也略懂一些。
  2008年,一龙一举夺得了广东佛山咏春拳施展擂台赛75公斤级冠军,随后凭借着出色的真功夫,他又顺利通过了武林风全国海选。正式亮相武林风,体重72公斤的一龙轻松击败了95公斤的王知亮。仅仅一年,一龙在擂台上施展铁布衫、金钟罩、咏春拳等“绝技”,以小搏大、精彩纷呈。20战全胜的战绩,让更多的人记住了这个身怀“七十二绝技”的“小和尚”。

  “打到多久,都是在学习”

  虽没有接受过系统的职业比赛训练,但一龙一直坚信中国的内家功夫绝对不亚于国外的职业搏击运动,所以他更喜欢挑战水平高、实力强的职业选手。
  今年5月,在广受关注的武林风中美国际比赛上,一龙成功击败了美国职业保镖、体重200公斤的巨无霸海耶斯,此外,还击败了俄罗斯拳王奎斯汀、泰国钢膝王麦神猜等人。
  “胜负我倒不是很看重,我觉得比赛中更重要的是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水平,从跟对手的较量中取长补短、积累经验,了解自己的不足同时提升自己的能力”。
  “我觉得在不久的将来,中国将会拥有为世界上最完善的武术系统,因为我们本来就有很雄厚的武术底蕴,并且从武协到各行各业都有喜爱武术朋友的关注。”对于今后的发展,一龙表示,在自己年轻的时候,应通过擂台或者其它的形式历练自己的水平,与各界朋友交流切磋,更好地提升自己。
  以后有机会也要尝试参加英雄榜、MMA、UFC等不同类型的比赛,通过自己的比赛,向世人印证中国功夫具有很强的实战效果,向世人展现少林日求精进的尚武精神。

  “我很丑,但是很温柔”

  一龙给人的第一印象就是一个谦逊的邻家男孩,有着山东人特有的那种豁达和开朗。作为很多人眼里的帅哥,一龙却喜欢用“我很丑,但是很温柔”来形容自己。
  相对于比赛宣传海报上杀气重重的样子,生活中的一龙很温和,语速略快,声音沉稳浑厚。在所有的宣传片里,他都是以搞笑形象出现,表现很活跃。他说,前段日子,电影《七小罗汉》的导演傅华阳曾找过他,或许以后大家还可能在电影中看他继续发展自己的武术事业。
  “走向擂台,不单单是比赛,更重要的是人与人之间的友谊和挚诚”。多年师从少林,深受佛家思想熏陶的一龙,最喜欢的一句话就是“长存善心,人人都是佛”,他个人不建议进行擂台以外的所谓生死切磋,“毕竟武术的本质是为了强身健体、保护自己,并不是为了争强斗狠”。如果比赛中对手受伤了,他都会从入院起一直关注、经常探望直到他们康复,所以很多对手都成了好朋友。
  “我其实是一个很普通的人,兴趣广泛,喜欢户外运动,也喜欢摄影、看电影。”作为少林俗家弟子,一龙表示,等到自己不那么忙了,希望可以找到一个温柔、懂事的女孩子携手走向未来,“没有明确的想法,但潜意识里想找个山东老乡,这样会觉得亲切吧”。

  “把德州介绍给外国朋友”

  刚回德州两天的一龙,已到市区的中心广场、明月湖,开发区的皇明太阳谷等处转了两圈。欣赏了德州的美丽夜景,他感叹家乡的巨大变化,“当看到主干道两侧的太阳能路灯时,我最大的感受就是低碳、绿色。”一龙说,第四届世界太阳城大会在德州召开,将会有更多的人知道德州,中国太阳城已经走向世界。
  “我要大声地告诉所有人,我是德州人,我希望更多的人知道德州。”今年11月份,一龙将赴美国拉斯维加斯参加世界拳王搏击盛会,将中国功夫、将德州介绍给更多的外国朋友。一龙表示,以后会多回德州来做公益事业,希望通过自己和《武林风》栏目的影响力,推动德州武术运动的发展。
  □本报记者吕爽

更多>>  德州日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一龙:武城走出的功夫明星
  本文所在版面
【第 A7 版:文娱·竞技】
Document

免责声明

  德州新闻网是由德州日报社所创建的综合性网站,所刊登的第三方发表的各类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资料的版权,均为第三方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所有。

  所有与德州新闻网链接的网站及其内容和版权,由相应的提供者与拥有者负责,德州新闻网对链接网站的内容不承担任何商业法律责任。

  德州新闻网刊登的电子报,均为报纸出版方提供的原版期刊杂志内容。德州新闻网不对报纸做任何内容方面的增减修改,对此等信息的准确性、完整性、合法性或真实性均不承担任何责任。

  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使用了您拥有著作权的作品并对我们的编辑方式有任何异议,请向我们提供您的身份证明及您对该作品拥有著作权的相关文件,我们会尽快根据法律法规妥善处理。

  对于本站拥有版权的稿件,未经书面协议授权,禁止其他网站等有关信息服务企业予以转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