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帮助    
  文章搜索:
用户名: 密码: [注册][找回密码]  
削减死刑彰显“人本主义”


  全国人大常委会8月23日开始审议刑法修正案(八)草案。比起以往七个修正案,此次刑法新修可谓动作较大,减少死刑罪名、75岁以上老人犯罪从宽处罚等诸多亮点亦相当引人注目。
  一国法律体系之中,刑法和民法数量之比,往往被视为社会关系松紧度的一个指标。而就刑法本身而言,死刑在刑罚中所占比例,则更直接地反映出社会关系的紧绷度。此番国家最高立法机关启动修法程序,减少死刑罪名,无疑体现了对原有法定社会关系的某种舒缓,实为法律进步、社会进步。
  与死刑相比,长期自由刑能够较好地发挥改造与惩戒的双重功效,既给重罪负案人以长久而深刻的痛苦教训,又为其留下一条生路,使他在作案之时还能够有机会犹豫和选择,进而可能良心发现、放下屠刀。在此次刑法修正案草案中,配合死刑罪名减少的是延长数罪并罚最长期限的规定,这一强化自由刑适用度的方案,显然是必要的。
  我国现行刑法死刑罪名总数达68项之多,其中久有争议的,便是经济性非暴力犯罪“挂死刑”的问题。事实上,如各类利用增值税发票进行的犯罪行为,社会危害性并没有达到必须判处死刑的严重程度,而且其治本之策不在于刑罚严厉而在于市场健全。
  还有一个值得注意的是 “75岁以上老人犯罪从宽处罚”。矜老恤幼的古代刑事法律传统,曾是中华法系的一大特征。此次刑法修正案提出,对75岁以上的老年犯罪人从宽处罚,符合“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符合中国人的传统伦理,同样体现了刑罚的人本主义价值。
  目前全世界基本的共识是对反社会、反人类的严重暴力犯罪课以死刑。世界各国废除死刑的经验亦表明,由经济而政治而社会,这是逐步废除死刑的路线图。“摘除”中国刑法中关于经济性非暴力犯罪的死刑,作为刑罚彰显人本主义的重要步骤,亦不是终点,而是一种必然走向更远的过渡。□新景
更多>>  德州日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削减死刑彰显“人本主义”
  本文所在版面
【第 A3 版:声音】
Document

免责声明

  德州新闻网是由德州日报社所创建的综合性网站,所刊登的第三方发表的各类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资料的版权,均为第三方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所有。

  所有与德州新闻网链接的网站及其内容和版权,由相应的提供者与拥有者负责,德州新闻网对链接网站的内容不承担任何商业法律责任。

  德州新闻网刊登的电子报,均为报纸出版方提供的原版期刊杂志内容。德州新闻网不对报纸做任何内容方面的增减修改,对此等信息的准确性、完整性、合法性或真实性均不承担任何责任。

  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使用了您拥有著作权的作品并对我们的编辑方式有任何异议,请向我们提供您的身份证明及您对该作品拥有著作权的相关文件,我们会尽快根据法律法规妥善处理。

  对于本站拥有版权的稿件,未经书面协议授权,禁止其他网站等有关信息服务企业予以转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