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帮助    
  文章搜索:
用户名: 密码: [注册][找回密码]  
暑假到来,不少工作繁忙的父母将孩子送到了“小饭桌”。“小饭桌”在给家长带来便利的同时,却也带来了安全、卫生方面的问题,令人担忧——
“小饭桌”上的隐忧
  “小饭桌”良莠不齐

  7月23日,记者走访了德城区10余家“小饭桌”,发现“小饭桌”收费标准各异,服务质量良莠不齐。较为规范的“小饭桌”卫生证、营业执照齐全,其经营范围是代管、辅导小学生。德州市实验小学旁边的一家“小饭桌”,不仅设有食堂、图书室、教室、午睡间,同时还有活动室和部分体育器材等设施。该校饭桌的负责人王女士介绍,今年暑假他们共招收了一至五年级的30多名小学生。孩子可在他们这吃饭、午睡、看图书、自由娱乐,每天有专职教师辅导学生做暑假作业。开办3年来,受到了很多学生、家长的欢迎。
  然而多数分散在居民家中的 “小饭桌”存在硬件设施不齐全、管理不规范等现象。在德城区北园小区的两幢居民楼内就有3个家庭作坊式的“小饭桌”。在其中一位居民家中,记者看到不到20平方米的狭小居室内竟有10多名孩子聚在一起吃饭、写作业,从业者告诉记者,他家的“小饭桌”已满员,不过再多挤一个也没问题。问及开办这项业务办没办手续,从业人员有没有健康证等问题,从业者答道:“只是家里多几个孩子吃饭,没办那些手续。”
  缺乏统一标准和监管

  从事医务工作的陈女士,谈及“小饭桌”感慨颇深,她女儿上二年级,去年暑假就上“小饭桌”,因为饭菜质量、房间狭小等问题,换过3家小饭桌。陈女士说,“小饭桌”普遍缺乏必要的餐饮管理经验、卫生和食品营养知识。他们仅仅从口味、成本角度考虑,午餐仅限于吃饱或好吃,还做不到吃好。
  多数家长表示,卫生条件差只是个别“小饭桌”存在的问题,更让他们担心的是安全监护问题。家长李鑫说出了所有家长的心声:“孩子来‘小饭桌’,他们也没与我们签订合同和协议,如果出现了安全意外,责任模糊,口头约定很容易留下纠纷隐患。”但他也表示,家长们对“小饭桌”的卫生和安全虽然有一定的担心,但是由于工作太忙,无暇照顾孩子,对其还是较为依赖的。
  有业内人士指出,目前“小饭桌”存在一个致命问题,就是归属不清,处于三不管状态,更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和规范。就此事,记者到有关部门进行了采访,有关负责人表示,他们也处于两难状态,由于多数“小饭桌”利用自家宅院、单元房开办,隐蔽性较强,执法人员在一般的日常巡查中较难发现,给监管人员造成了很多难度。同时,当前并没有对“小饭桌”式托管班制定统一的管理措施和规范,致使他们在执法时无法可依。
  “小饭桌”需“大”管理

  采访中,不少家长为“小饭桌”今后的生存与发展出谋划策。他们建议:“小饭桌”经营者应从长远考虑,想要在竞争中生存,应从质量和服务上多做改善,多学习一些卫生、营养知识,在孩子的膳食营养上进行合理调配。最好能掌握一些儿童心理学方面的知识,在课后看管中如果能对孩子进行心理疏导,一定会大受欢迎。
  “小饭桌”不仅关系到孩子的身体健康,也涉及到市场经营秩序。一位从事律师职业的家长鲍先生建议,要使“小饭桌”健康发展下去,抓好建章立制和实施规范化管理是当务之急。相关部门应尽快出台管理办法,使管理工作有法可依;消防、卫生、工商、税务、教育等部门应多方联手,依法设置“小饭桌”的准入门槛,加强对“小饭桌”经营者的管理监督。此外,应对从事“小饭桌”经营活动的从业人员进行基本的卫生、营养知识等岗前培训,实行持证上岗制度。这样有利于促使“小饭桌”变成一个有益于学生成长的健康平台。
  “小饭桌”牵动着千家万户,只有对“小饭桌”进行“大管理”,将它从无序纳入到有序,才能更好地发挥它的服务功能,让“小饭桌”真正成为家长放心、孩子喜欢的“饭桌”。□本报记者 刘臻 本报通讯员 李璇
更多>>  德州日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小饭桌”上的隐忧
  本文所在版面
【第 3 版:社会·民生】
Document

免责声明

  德州新闻网是由德州日报社所创建的综合性网站,所刊登的第三方发表的各类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资料的版权,均为第三方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所有。

  所有与德州新闻网链接的网站及其内容和版权,由相应的提供者与拥有者负责,德州新闻网对链接网站的内容不承担任何商业法律责任。

  德州新闻网刊登的电子报,均为报纸出版方提供的原版期刊杂志内容。德州新闻网不对报纸做任何内容方面的增减修改,对此等信息的准确性、完整性、合法性或真实性均不承担任何责任。

  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使用了您拥有著作权的作品并对我们的编辑方式有任何异议,请向我们提供您的身份证明及您对该作品拥有著作权的相关文件,我们会尽快根据法律法规妥善处理。

  对于本站拥有版权的稿件,未经书面协议授权,禁止其他网站等有关信息服务企业予以转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