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帮助    
  文章搜索:
用户名: 密码: [注册][找回密码]  
家境贫寒的李志民,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大学,然而学费却成了他通往大学校园的障碍。这个暑假,他起早贪黑帮助母亲卖菜——
“我要自己挣学费”
作者:刘臻本报


  图为李志民正在修理蔬菜大棚。
  7月24日,通过查询李志民得知自己高考成绩为593分,被西安文理学院录取。这令一家人都乐开了花,然而这种喜悦并没有持续太久,因为一想到学费,全家人立刻愁容满面。
  父亲一病30载

  这是一个家徒四壁的院落,破旧低矮的平房和周围的砖瓦房相比,有些不搭调。26日上午,记者见到李志民时,他正在院子里喂羊,高高的个子,黑呦呦的皮肤。他的邻居告诉记者:“这孩子懂事,高考一结束就赶紧到地里干活,高考成绩出来后更是拼命帮他娘卖菜。”
  李志民的父亲患有幻觉妄想症,平时不能劳累、不能动气,一旦心情不好就会犯病。犯病时老李会失去理智,砸东西、打牲口,最严重的一次把他家的小牛犊用铁锤擂死了。30年里,虽然也到几家医院寻医问药,病情不见好转,反而越来越严重,使这个家拉下一屁股债。
  面对这一切,性格内向的李志民非常自责:如果我不上学,家里肯定会好过些。原来李志民上高中的学费每年需要5000元,除去学校给他的救助,至少也要4000元,而这占去了家里收入的一大半。李志民也曾想过退学去打工,初三时他就休学一年,可是考虑到知识是改变他命运的唯一希望,于是便咬牙坚持了下来。
  3年没添一件新衣

  平时只有靠母亲种菜、卖菜补贴家用,每天天不亮母亲就起床,去打理蔬菜大棚或者去批发市场批点时令蔬菜卖,但一天的卖菜所得还不到20元。李志民知道母亲赚钱不容易,所以从来不乱花钱,上高中时,每月只有不到200元的生活费,但他每次都有剩余。
  穷人家的孩子早当家。小时候,母亲干农活儿,在旁边玩耍的李志民总是很有心地模仿,学会干许多杂活儿。长大后,他就开始帮妈妈干点力所能及的农活。上小学四年级后,他利用节假日跑十几里路帮母亲去县城卖菜。自从上高中后,每到暑假他就要到附近的厂子里打零工,补贴家用。
  6月初参加完高考,李志民就赶紧回到家里,帮母亲修理破旧的蔬菜大棚,照顾父亲。他知道,自己多干一点,母亲就能多一点时间外出卖菜赚钱。上个月,朋友帮着找了个建筑工地打工的活,一天能挣40元,盘算了好几天,志民还是决定放弃,因为家里5亩多地里的活要干,四五只羊要喂,更重要的是能在家帮妈妈多分担点。提及懂事的儿子,母亲叶秀珍万般怜爱地说:“孩子为了省钱给他爸治病,已经3年没有添过新衣服了。”
  烈日下卖菜挣学费

  24日,当得知自己被西安文理学院录取后,李志民泣不成声:“这是对我自身价值的肯定,同时也是我实现理想抱负的希望。”
  从那一刻起,李志民便想法挣钱自筹学费。每天天还没亮就到批发市场批发蔬菜,跑到县城居民区附近,顶着烈日卖菜,3天下来身上被晒脱一层皮。“我和我娘一天的收入差不多30元,两个月下来能攒下1500多元,上学前再找亲戚朋友借点,实在不行就到学校申请助学贷款。”至于生活费,李志民也早已有了打算,他要靠勤工俭学、争取奖学金养活自己,“不是有句话吗,不靠天不靠地,咱就自己靠自己。”他信心满满地说。
  谈及未来,李志民诚恳地说:“我选择了去西安读大学,希望以后能留在那里,找份稳定的工作,挣足够的钱给我爹治病,让我娘过上好日子。”
  □本报记者 刘臻 本报通讯员 任相国 刘金伟
更多>>  德州日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我要自己挣学费”
  本文所在版面
【第 3 版:社会·民生】
Document

免责声明

  德州新闻网是由德州日报社所创建的综合性网站,所刊登的第三方发表的各类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资料的版权,均为第三方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所有。

  所有与德州新闻网链接的网站及其内容和版权,由相应的提供者与拥有者负责,德州新闻网对链接网站的内容不承担任何商业法律责任。

  德州新闻网刊登的电子报,均为报纸出版方提供的原版期刊杂志内容。德州新闻网不对报纸做任何内容方面的增减修改,对此等信息的准确性、完整性、合法性或真实性均不承担任何责任。

  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使用了您拥有著作权的作品并对我们的编辑方式有任何异议,请向我们提供您的身份证明及您对该作品拥有著作权的相关文件,我们会尽快根据法律法规妥善处理。

  对于本站拥有版权的稿件,未经书面协议授权,禁止其他网站等有关信息服务企业予以转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