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帮助    
  文章搜索:
用户名: 密码: [注册][找回密码]  
有了技术就敢揽“活”
——德城特色培训提升农民致富力记事
  近日,在德城区采访了解到,由于该区开展了零学费、菜单式培训和一条龙服务,农民就业创业变得越来越容易。
  “零学费”打开致富门

  德城区黄河涯镇王村店村村民高宇文短短一年时间,就从一个地道的农民变身为一家饭庄的老板,年收入4万多元。他的变化,得益于该区开展的 “免费培训”工程。
  “听说上面有免费培训,俺就报名参加了烹调班。没想到,俺开的这个小饭庄生意还不错呢。”高宇文高兴地说。
  为增强农民的就业创业能力,德城区结合农村实际,免费对农村剩余劳动力进行培训,确保参训农民都能掌握1到2门实用技术。
  “免费培训更不能应付差事,而要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该区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局长刘安国说,培训班先后开设了电子电工、烹饪、汽车驾驶等十几门课程,主要对象就是农村富余劳动力。截至目前,德城区已举办培训班11次,3000多名农民通过培训实现了就业或自主创业。
  “菜单式”丰富技术库

  4月9日是德城区二屯镇组织培训的日子,一向爱学习的程何庄村村民赵会兰却在自家的花卉大棚里忙着采摘鲜花。“今天讲奶牛、笨鸡养殖技术,我不用去听。”赵会兰说,“菜单式培训为我们学习提供了选择性,避免了一哄而上的盲目。”
  由大杂烩的“被动接受”到“菜单式”的选择学习,是德城区今年开展培训活动的一个亮点。根据不同村民的实际情况,该区丰富了“技术库”,并把培训内容细分为特色养殖、花卉种植、疫病防治等9类,由村民自主选择。
  二屯镇肉食鸡年出栏量达400余万只,是德城区养殖产业基地。镇里根据农民要求,特地邀请市区养殖方面的专家给村民讲课,在全镇刮起一股现代化、规模化、标准化的科学养殖之风。村民韩国新和亲友新建的20个标准化养鸡大棚全部实行遥控管理,实现了棚内温度、湿度自动调节和自动添水加料。
  “过去咱没有技术,不敢把摊子铺大。现在咱自己懂技术、懂管理,规模扩大了,效益也越来越好。”韩国新高兴地说。
  “一条龙”铺平创业路

  这几天,黄河涯镇胜北村村民王临富特别忙:一边忙着给麦田浇水,一边还要照顾蔬菜大棚。尽管很忙很累,他却说:“累点也高兴。要不是赶上好政策,我三年五年也建不起一个大棚。”
  原来,德城区开展了“创业1+1”行动,从参加创业培训的人员中选出有创业愿望的重点帮扶,主动担当创业参谋,协助贷款,帮助分析项目前景和可能遇到的问题,并上门了解项目运行情况。这一行动,为全区一些有创业愿望却没有创业资金的农民提供了方便。截至目前,区里协调有关部门,已为创业者提供创业项目324个,落实场地75个,协调创业资金300多万元。
  针对没有创业条件的村民,德城区实行“招收、分配、培训、管理”一条龙服务,以职业介绍中心和各类招聘会为主,多渠道促进农民工就业。仅第一季度,就新增就业1800余人。□本报特约记者 方志勇 本报通讯员 杨玉娟
更多>>  德州日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有了技术就敢揽“活”
  本文所在版面
【第 2 版:要闻】
Document

免责声明

  德州新闻网是由德州日报社所创建的综合性网站,所刊登的第三方发表的各类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资料的版权,均为第三方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所有。

  所有与德州新闻网链接的网站及其内容和版权,由相应的提供者与拥有者负责,德州新闻网对链接网站的内容不承担任何商业法律责任。

  德州新闻网刊登的电子报,均为报纸出版方提供的原版期刊杂志内容。德州新闻网不对报纸做任何内容方面的增减修改,对此等信息的准确性、完整性、合法性或真实性均不承担任何责任。

  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使用了您拥有著作权的作品并对我们的编辑方式有任何异议,请向我们提供您的身份证明及您对该作品拥有著作权的相关文件,我们会尽快根据法律法规妥善处理。

  对于本站拥有版权的稿件,未经书面协议授权,禁止其他网站等有关信息服务企业予以转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