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帮助    
  文章搜索:
用户名: 密码: [注册][找回密码]  
董吉增:咱就图给村民办点实事
作者:王贺本报
  □本报记者 王贺 本报通讯员 张学谦
  11月15日,德州经济开发区长河街道办事处簸箕刘村村委会的大门口早早就围满了人,这天是该村村民抓阄分新房的日子。
  “别看天气冷,大伙儿心里可热乎着呢!”在抓阄现场,村民孙汉泉高兴地说,“由于董书记的努力,大伙儿的日子越过越好。这次村庄改造,村集体出钱给每家新房都安装了空调、整体厨房、套装门等,就连楼梯铺的都是大理石!”在簸箕刘村,处处都能听到村民对村党支部书记董吉增的赞扬。
  “当初为了建电动车市场,我在开发区管委会的走廊蹲了3天。”董吉增笑着说,他致富的主意都是被 “逼”出来的。1994年,刚刚当上村支书的他,接手的是一个地地道道的烂摊子:集体经济效益差、村里账上没有一分钱,还欠着信用社50万元的债务。为了给村民们找出路,他组建了建筑公司,带领村民四处找项目、搞工程,还建起了电动车市场,使村集体经济不断壮大。如今,簸箕刘村已拥有簸箕刘工贸开发公司、宏图建筑工程公司、北方电动车市场3家村属企业,集体总资产超过3亿元。
  “过去村集体没钱,如今村里富了,最重要的事情就是让老百姓得实惠。”董吉增说。近几年,簸箕刘村每年都要拿出140万元,按月为村民发放生活补助;每逢春节、中秋等节日,村里还为村民们发放各类福利。村党支部还制定了重特大疾病医疗救助制度,对治疗费超过1万元的村民在经新农合报销后,村集体再为其报销医疗费总额的15%至30%。董吉增介绍说,村庄改造完成后,村集体还将负担村民在新社区的物业费,并对每家使用天然气、自来水、暖气等给予补助。
  当村支书十几年,董吉增身兼村3家集体企业的法人,虽然每年经手的资金上亿元,他却从没为自己拿过一分钱。董吉增说: “上世纪80年代我就是 ‘万元户’了,当这个支书就是图给老百姓办点实事,带领大伙过上好日子。”董吉增介绍,下一步,他们将对村属企业进行股份制改革,让村民都变成股东。
  在董吉增的带领下,簸箕刘村连续4年被评为省级文明村,村党支部多次被评为市级先进基层党组织、奔小康先进党支部、红旗党支部。他个人也多次被授予市级人民好公仆、优秀共产党员、优秀农村党支部书记及省劳动模范等荣誉称号。
更多>>  德州日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董吉增:咱就图给村民办点实事
  本文所在版面
【第 2 版:要闻】
Document

免责声明

  德州新闻网是由德州日报社所创建的综合性网站,所刊登的第三方发表的各类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资料的版权,均为第三方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所有。

  所有与德州新闻网链接的网站及其内容和版权,由相应的提供者与拥有者负责,德州新闻网对链接网站的内容不承担任何商业法律责任。

  德州新闻网刊登的电子报,均为报纸出版方提供的原版期刊杂志内容。德州新闻网不对报纸做任何内容方面的增减修改,对此等信息的准确性、完整性、合法性或真实性均不承担任何责任。

  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使用了您拥有著作权的作品并对我们的编辑方式有任何异议,请向我们提供您的身份证明及您对该作品拥有著作权的相关文件,我们会尽快根据法律法规妥善处理。

  对于本站拥有版权的稿件,未经书面协议授权,禁止其他网站等有关信息服务企业予以转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