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帮助    
  文章搜索:
用户名: 密码: [注册][找回密码]  
沁园湖漫笔
  去年秋季的一天,《山东文学》杂志社诗栏主持、“七亩园文化论坛”主持朱多锦先生电话通知我,说他们的 “七亩园文化论坛”将来齐河县城沁园湖畔搞一次活动。携三五文友,信步沁园湖畔,俯仰天地,高谈阔论,定是一件惬意的事情。我欣然答应。
  第二天上午,群贤毕至。我们在沁园湖畔,停停走走,尽享这初秋时节风波杨柳之美景。此时,夏的热烈和泼辣还没完全撤离,被初秋的清爽一中和,便成了一种空明和清冽。
  虽经常路过沁园湖,但那天和文朋诗友一道,再度观瞻,竟然别有一种感觉。沁园湖很小,水面被风轻轻掀起层层涟漪,轻轻咂摸着挂满绿苔的岩石。把手放在水边,感受水波一下又一下的亲吻,这时候,会感觉到水是有语言的,很微妙。掬一捧水在手心,凉晶晶的,净透了心。仁者乐山,智者乐水。晤对沁园湖水,让我们这些人,全都变成灵透的孩童。
  沿湖东岸北走,见一微型广场,有碑,西折能见一条南北走向的大河,有活水注入湖中。沁园湖曾是一片荒草地,2006年挖坑造湖。想过去的萧条,看现在的碧波荡漾——沁园湖宛如一位聪明的乡间少女,一路迤逦走来,到了这里累了,于是敛了裙裾,低了眉眼,卧下歇息。
  观照世界,文人自有独特眼光。看湖,关注最多的是水。水在文人眼里,已不仅仅是水。上善若水,水善助万物而不与万物相争。上善的人要像水那样安于卑下,存心要像水那样深沉,交友要像水那样相亲,言语要像水那样清纯,行为要像水那样待机而动……人如果甘愿做一滴水的话,那他不是吃亏了,而是有福了。水,行于所当行,止于不可不止。它几乎没有过爬坡的吃力,也不会感受到耸立的疲倦,既然置身卑下,那就安于卑下吧。就像匍匐在地的藤,长不高,就长不高吧——匍匐,何尝不是人生的一种好姿势!就像这沁园湖的水,从天上来,从高原上来,在如此普通平凡的地方,蜷了身,心安理得地聆听寻常人家的夜夜笙歌。做个普通人,安于卑下,几十年一路信步走来,就像我们此刻信步沁园湖畔,何尝不是人生的一种智慧?
  人生如水。而远道而来的客人更如这水,脱离了杂乱的社会事务,走了长长的路,就为了一次在这小湖边的聚会,这本身就是一种超脱旷达的品格取向。书法家曾尧已60多岁,也和夫人一同赶来。那位精神矍铄的大妈,还在草坪间找了一把麻绳菜,高兴得不得了。我想,人其实都盼望如水一样自由地远离,在离人很远的地方唱支山歌,跳支小舞。如果,我能随时具有这种远离的自由,那么我将是一个很幸福的人。
□石勇
更多>>  德州日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沁园湖漫笔
  本文所在版面
【第 A4 版:副 刊】
Document

免责声明

  德州新闻网是由德州日报社所创建的综合性网站,所刊登的第三方发表的各类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资料的版权,均为第三方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所有。

  所有与德州新闻网链接的网站及其内容和版权,由相应的提供者与拥有者负责,德州新闻网对链接网站的内容不承担任何商业法律责任。

  德州新闻网刊登的电子报,均为报纸出版方提供的原版期刊杂志内容。德州新闻网不对报纸做任何内容方面的增减修改,对此等信息的准确性、完整性、合法性或真实性均不承担任何责任。

  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使用了您拥有著作权的作品并对我们的编辑方式有任何异议,请向我们提供您的身份证明及您对该作品拥有著作权的相关文件,我们会尽快根据法律法规妥善处理。

  对于本站拥有版权的稿件,未经书面协议授权,禁止其他网站等有关信息服务企业予以转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