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帮助    
  文章搜索:
用户名: 密码: [注册][找回密码]  
“技工荒”是最后一环出了问题
  据报载,在近日江苏省首届机械模具人才交流会上,掌握高级模具设计与制造技术的人才成为热追对象,企业给技能水平达到高级技师水准的数控机床操作工、模具工的年薪开到7万元左右,高的突破10万元,但结果是没有多少人应聘。
  喊了多年的高级技工匮乏,为何迟迟不见转机?
  统计数据显示,我国2.4亿职工中,具有中级工职称的占35%,其中高级工仅占3.5%。这与一些国家高级技工占技工人数40%的比例相去甚远。
  高级技工的培养,毕竟不像种土豆白菜。即使在土壤、阳光等均适宜的条件下,也总需要一定时间的等待。何况,我们现在还很难说,我们已经具备了催生大批高级技工的土壤与阳光。
  先看当下的企业管理体制,不少人认为“干技工没前途”,因为按照目前很多企业的管理机制,就算技术再好,技工依然属于蓝领一族,极少有机会进入企业管理层。而不少企业也不太愿意出钱出力为工人提供培训和学习的机会。在此情况下,不少工人学技术热情不高,技工队伍素质上不去。
  再看社会的人才观念。公众普遍认为,只有上大学、做白领才算有出息。不是连知名的全国劳模王洪军也说 “不希望自己的孩子将来当工人”吗?这是个现实且普遍的社会问题。责任不在哪一个人、哪一个部门身上。
  在前面诸多环节缺失或留有隐患的前提下,到了最后一环,即企业生产需要高级技工了,却找不到人,于是,技工培养土壤、阳光不足的问题,才尖锐地暴露在公众视线之中。
  技术工人的结构失衡和高级技工的断档,使得某些高水平的工业设计只能停留于完美的图纸上。这不仅制约着单个企业的发展,更对我国制造业整体水平的提升产生不利影响。现在一些民企、外企灵活的用工机制给了技术工人更多出人头地的机会,开始打破了以往技术工人总是低人一等的僵化局面。一些国有企业也在积极尝试为技术工人搭建更平坦的成长舞台。但这些示范作用要影响到整个社会的人才观念的转变,还需要相当时日。如果着眼全局,那么,人才观念的转变、教育体制的改进等,都是我们应该着手的方向。
□黄哲雯
更多>>  德州日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技工荒”是最后一环出了问题
  本文所在版面
【第 A3 版:经济新闻】
Document

免责声明

  德州新闻网是由德州日报社所创建的综合性网站,所刊登的第三方发表的各类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资料的版权,均为第三方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所有。

  所有与德州新闻网链接的网站及其内容和版权,由相应的提供者与拥有者负责,德州新闻网对链接网站的内容不承担任何商业法律责任。

  德州新闻网刊登的电子报,均为报纸出版方提供的原版期刊杂志内容。德州新闻网不对报纸做任何内容方面的增减修改,对此等信息的准确性、完整性、合法性或真实性均不承担任何责任。

  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使用了您拥有著作权的作品并对我们的编辑方式有任何异议,请向我们提供您的身份证明及您对该作品拥有著作权的相关文件,我们会尽快根据法律法规妥善处理。

  对于本站拥有版权的稿件,未经书面协议授权,禁止其他网站等有关信息服务企业予以转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