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帮助    
  文章搜索:
用户名: 密码: [注册][找回密码]  
我市小麦保护性耕作技术推广迅速
今年实施面积超68万亩,同比增长137%
作者:唐晓颖
  本报讯 “三秋”生产刚刚结束,临邑县德平镇保护性耕作示范基地的免耕播种小麦苗齐苗旺,长势喜人。今年,我市小麦免耕播种机使用超过1300台,保护性耕作实施面积超过68万亩,同比增长137%,实现了机具数量、实施面积双突破。
  据了解,小麦保护性耕作技术是一种在保留地表覆盖物的前提下免耕播种,具有防治农田扬尘和水土流失、蓄水保墒、培肥地力、节本增效、减少秸秆焚烧和温室气体排放、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等作用的新耕作方式,其优势在干旱、洪涝等灾害性天气中表现更加明显。实施保护性耕作的小麦,无论出苗情况还是苗情长势都好于传统耕作小麦。
  近年来,我市积极推广小麦保护性耕作技术。据市农机办有关负责人介绍,应用这项技术,平均每亩小麦可节约成本90多元,同时,相比传统耕作方式,其增产效果也非常明显。今年麦收前夕,经农业和统计部门专家的科学测产,保护性耕作小麦平均每亩单产522.4公斤,比传统耕作小麦每亩平均增产32.9公斤,增产幅度达到6.7%。(记者 唐晓颖 通讯员 李志伟)
更多>>  德州日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我市小麦保护性耕作技术推广迅速
  本文所在版面
【第 1 版:要闻】
Document

免责声明

  德州新闻网是由德州日报社所创建的综合性网站,所刊登的第三方发表的各类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资料的版权,均为第三方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所有。

  所有与德州新闻网链接的网站及其内容和版权,由相应的提供者与拥有者负责,德州新闻网对链接网站的内容不承担任何商业法律责任。

  德州新闻网刊登的电子报,均为报纸出版方提供的原版期刊杂志内容。德州新闻网不对报纸做任何内容方面的增减修改,对此等信息的准确性、完整性、合法性或真实性均不承担任何责任。

  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使用了您拥有著作权的作品并对我们的编辑方式有任何异议,请向我们提供您的身份证明及您对该作品拥有著作权的相关文件,我们会尽快根据法律法规妥善处理。

  对于本站拥有版权的稿件,未经书面协议授权,禁止其他网站等有关信息服务企业予以转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