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帮助    
  文章搜索:
用户名: 密码: [注册][找回密码]  
全运会首现兴奋剂事件
违规选手或被禁赛4年


  据新华社北京10月18日电从检查,到实验室检测,再到公布阳性结果,第十一届全运会快速查处了首例兴奋剂事件。中国反兴奋剂中心副主任赵健说,这说明了中国“从重从快”查处兴奋剂的决心。
  十一运会组委会18日的新闻发布会上公布河南省女子赛艇运动员郭林娜兴奋剂违规事件。在这起全运会首例兴奋剂事件中,郭林娜的A瓶检测结果显示含有违禁物质19—去甲雄酮。19―去甲雄酮是一种合成类固醇,雄性激素的衍生物,能加速肌肉增长,增强身体的强度和体力。它可以增加人体蛋白合成能力,增加肌肉的耐力。
  目前组委会因为A瓶的阳性结果已经禁止郭林娜参赛。
  早上的发布会后,国家体育总局科教司综合处处长袁虹曾表示,郭林娜有可能遭到禁赛4年的处罚,并不能参加下届全运会。

  反兴奋剂工作从根上做起

  □王海鹰 刘阳
  河南女子赛艇运动员郭林娜的兴奋剂事件,是十一运会曝出的首例兴奋剂事件。
  全运会难逃兴奋剂的“侵害”:九运会上罗雪娟曾愤怒地说,“我身后的这池水不干净”;十运会的田径赛场上更是曝出了名将孙英杰因兴奋剂折戟沉沙的最大丑闻。近年来,国家体育总局加大了对兴奋剂违规事件的处罚力度,但自1990年开展兴奋剂检测以来,每每有以身试法者,给全运会的公平竞争抹上了一层阴影,何也?
  重赏之下,必有勇夫。在全运会上取得一枚金牌,就意味着一战功成,名利双收。省、市、县层层重奖。除此之外,这些奖牌运动员往往还可以获得分房、到大学学习等福利待遇。
  这个“奖品”太过诱人,以至无法抵抗诱惑。对许多运动员来说,如果获得金牌,前途一片光明;而一旦败北,等待他们的将是惨淡的生计、潦倒的命运加上满身的伤痛。
  这恐怕是兴奋剂禁而不止的一个 “中国特色”原因。因此,反兴奋剂就不能就事论事,不仅仅止于“事前宣传教育、事后严肃处理”,而应该在更大视野下展开。
  首先,应降低全运会金牌的“含金量”,提高运动员在平时的收入待遇,不能让运动员“把后半生押在全运会的一场比赛上”,降低对全运会金牌的心理期许。
  其次,完善对体育工作的评价标准,不能仅以金牌数来衡量一地体育工作开展的好坏。目前,对体育工作的评价标准过于单一,导致各省区市体育局过于看重全运会金牌。
  据悉,本届全运会上各代表团提出的金牌目标加起来已经达到1000枚,远远超过了本届362块金牌的数量,对金牌的热衷由此可见一斑。过于功利化的评价标准也是兴奋剂使用的一个诱因。
  第三,加大兴奋剂违规事件的处罚力度。不仅针对运动员教练员,还要针对“政绩”的获益者,制定真正有威慑力的措施,并严格执行,“杀无赦,斩立决”,不让“追究相关体育管理者的责任”成为一句空话。
  体育代表了人类社会的一些最高的价值规范,理应与兴奋剂这样的丑恶现象水火不容。
更多>>  德州日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全运会首现兴奋剂事件
  本文所在版面
【第 7 版:全运会特刊】
Document

免责声明

  德州新闻网是由德州日报社所创建的综合性网站,所刊登的第三方发表的各类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资料的版权,均为第三方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所有。

  所有与德州新闻网链接的网站及其内容和版权,由相应的提供者与拥有者负责,德州新闻网对链接网站的内容不承担任何商业法律责任。

  德州新闻网刊登的电子报,均为报纸出版方提供的原版期刊杂志内容。德州新闻网不对报纸做任何内容方面的增减修改,对此等信息的准确性、完整性、合法性或真实性均不承担任何责任。

  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使用了您拥有著作权的作品并对我们的编辑方式有任何异议,请向我们提供您的身份证明及您对该作品拥有著作权的相关文件,我们会尽快根据法律法规妥善处理。

  对于本站拥有版权的稿件,未经书面协议授权,禁止其他网站等有关信息服务企业予以转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