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帮助    
  文章搜索:
用户名: 密码: [注册][找回密码]  
范金水:农家院里的“发明家”
作者:胥爱珍本报

范金水在切割铁板。


  六月的中午,30多度的高温下,德城区天衢街道办事处后园村村民范金水的院子里火花四溅,一块块铁板经过裁剪、加工、焊接各道工序,被制成各式各样的取暖炉具。 “别看这些炉具的样子不出众,个个可都用上了老范自己的国家专利技术。”站在旁边的村委会主任杜春平高兴地说。
  提起了发明,老范憨厚的脸上露出了自豪的笑容。只有高中学历的范金水非常喜欢琢磨。1986年,他看到城边两处电气焊生意非常火,便买来了电焊工具,在自家沿街的房子里开起了电气焊门市部。经过不断摸索和反复实践,不到两年时间,范金水的电气焊在附近就已经小有名气,一些同行遇到技术难题时,也常常来向他请教。前几年,范金水看到一些农民纷纷开始安装土暖气,暖气炉的需求量不断增大,他从中发现了商机,专门到市场上买了一台卖得很火的暖气炉,把它割开,研究它的结构,学着自己焊炉具。用了不到一个月的时间,范金水的第一台暖气炉就做成了,经过试验,性能和他从市场上买的那台没什么区别。
  1996年冬天,邻居到范金水家里来串门,说起他焊的炉子太 “吃煤”时,一个念头在他脑海中闪过,要是能做出节能环保的炉具该有多好啊!说干就干,每天天不亮,他就蹲在电气焊门市部里,把旧炉子拆了又装,装了又拆。晚上,在灯下一遍遍修改自己设计的草图,常常干到深夜。花了1年多时间,范金水的多功能燃煤气化炉终于焊制成功了。2008年3月,范金水的多功能燃煤气化炉顺利通过审核,获得国家新型实用专利。
  范金水捧出不久前取得的专利证书向记者介绍,由于在炉子上设计了分流器、回火圈和通风口,不但升温速度快,还能使产生的烟尘和一氧化碳等气体回流进行第二次燃烧,从而达到节能无烟的效果。
  后园村村民赵新民去年就换上了范金水研制的多功能燃煤气化炉,他算了一笔账: “以前,每年冬天供暖加做饭得需要3吨多煤,去年只用了2吨,省了将近一千块钱。”
  节能环保的多功能燃煤气化炉不仅受到了周边村民的欢迎,还吸引了不少河北的老百姓。到现在,范金水已经生产了五百多台多功能燃煤气化炉。 “俺想让全国的农民都用上这种节能炉。”谈到今后的发展,范金水激动地说,下一步要把专利转化成生产力,扩大生产规模,把他发明的节能环保的炉子推广到全国各地。
  □本报记者胥爱珍 本报通讯员方志勇 杨玉娟
更多>>  德州日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范金水:农家院里的“发明家”
  本文所在版面
【第 A5 版:民生民情】
Document

免责声明

  德州新闻网是由德州日报社所创建的综合性网站,所刊登的第三方发表的各类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资料的版权,均为第三方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所有。

  所有与德州新闻网链接的网站及其内容和版权,由相应的提供者与拥有者负责,德州新闻网对链接网站的内容不承担任何商业法律责任。

  德州新闻网刊登的电子报,均为报纸出版方提供的原版期刊杂志内容。德州新闻网不对报纸做任何内容方面的增减修改,对此等信息的准确性、完整性、合法性或真实性均不承担任何责任。

  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使用了您拥有著作权的作品并对我们的编辑方式有任何异议,请向我们提供您的身份证明及您对该作品拥有著作权的相关文件,我们会尽快根据法律法规妥善处理。

  对于本站拥有版权的稿件,未经书面协议授权,禁止其他网站等有关信息服务企业予以转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