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帮助    
  文章搜索:
用户名: 密码: [注册][找回密码]  
特色产业“助推器”
——记陵城镇发展专业合作社的事
  6月4日,在陵县陵城镇王二马村,利源蔬菜合作社的社员科技培训班正在进行,合作社理事长刘兰新耐心细致地向社员和菜农们讲解蔬菜栽培技术。利源蔬菜合作社目前拥有社员350人,辐射带动6个村、3000亩蔬菜,成为该镇蔬菜产业龙头之一。
  陵城镇把专业合作社建设作为培植壮大产业的 “助推器”,他们立足产业特点,突出产前、产中、产后系列化配套服务,推动了特色产业的规模膨胀和档次提升。
  搞好新品种、新技术的引进推广,为社员撑起 “保护伞”。陵城镇现有日光温室大棚9200个,小拱棚面积5000亩,蔬菜总面积达4万亩,仅西葫大棚的面积就占全国的十分之一。2008年,该镇被国家农业部确定为 “万亩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在省工商局注册了 “东方朔”牌商标。去年12月份彦儒蔬菜合作社经过半年多的试运行后正式挂牌成立,吸收社员500个,辐射陵县、平原等地的蔬菜种植专业村30多个。
  合作社理事长李彦儒介绍,该社挂靠北京生光地蔬菜科技公司, “零利润”供应种子、物料,免费对菜农进行技术咨询,青州 “蔬菜大王”刘山田常年指导菜农种植管理。今年以来共举办培训班5期,培训菜农2000多人次。提起合作社,王芽村大棚种植户王永波喜悦的心情溢于言表:“我家有一个百米长棚,自从加入了合作社后,定期学习技术,从种子、技术到卖菜全部是一条龙,再也没有顾虑了,我现在已采摘西葫2.5万公斤,菜价每公斤也比没入社前平均高0.1元,共收入4.6万元,西葫月底落秧后再种一茬豆角,还能收入1万元。合作社真帮了大忙!”
  搞好 “小生产”与 “大市场”对接,架起社员与市场的 “连心桥”。合作社根据产业实际,由大户或经济能人牵头,最大限度地为社员提供便利。陆庙养牛专业合作社,吸收本村165个农户为社员,推选村党支部书记邢志春为理事长,从饲养场地、玉米秸秆青贮、架子牛购进、肉牛销售等方面实行 “四统一”服务,合作社还建立了外来客户临时休息点,投资2万元安装地磅,为社员交易提供了便利。目前全村有存栏10头以上大户20户、5头以上的60户,全村年户均出栏肉牛达10头,仅此项人均增收达2000元。
  □任相国 王文明 王砚才
更多>>  德州日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特色产业“助推器”
  本文所在版面
【第 A4 版:今日农村】
Document

免责声明

  德州新闻网是由德州日报社所创建的综合性网站,所刊登的第三方发表的各类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资料的版权,均为第三方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所有。

  所有与德州新闻网链接的网站及其内容和版权,由相应的提供者与拥有者负责,德州新闻网对链接网站的内容不承担任何商业法律责任。

  德州新闻网刊登的电子报,均为报纸出版方提供的原版期刊杂志内容。德州新闻网不对报纸做任何内容方面的增减修改,对此等信息的准确性、完整性、合法性或真实性均不承担任何责任。

  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使用了您拥有著作权的作品并对我们的编辑方式有任何异议,请向我们提供您的身份证明及您对该作品拥有著作权的相关文件,我们会尽快根据法律法规妥善处理。

  对于本站拥有版权的稿件,未经书面协议授权,禁止其他网站等有关信息服务企业予以转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