陵县丁庄乡薛庄村是全县小有名气的 “明星村”。不仅因为这里的人们生活富裕,更主要的是这里民风淳朴,该村的 “老三篇”——尊老、重教、拥军成为人们竞相传诵的佳话。
尊老篇
走进薛春付老人的家,温馨整洁,窗明几净,完全不像是一位91岁高龄老人的家。看到我们,精神矍铄的老人话匣子打开了:“孩子们都孝顺,凡事尽量让我可心,伺候得又应时。你看,这家里也收拾得干干净净的!村里对俺们照顾得也十分周到,高兴啊,哈哈……”
薛春付有两个儿子,老大已年逾古稀,老二也近70岁了。他们每天都到老人那儿问寒问暖。两个儿媳妇的孝顺在村里也是出了名的,她们每天都到老人身边坐坐,时令的新鲜水果、换季的干净衣服,都准时给老人送到身边。一次,老人得了重感冒,两个儿子衣不解带地陪着伺候,孙子辈更是忙前忙后,请医生、熬中药。
薜庄村有70岁以上老人110多位,其中80岁以上的30多位,90岁以上的4位。每年村里出钱给这些老人发放一定的养老补贴:70岁以上的100元,80岁以上的150元,90岁以上的200元。逢年过节,村里的干部还带上营养品到老人们家里去看望,不但帮助解决生活中的困难,也勉励他们的儿女孝顺老人。
现在村子里人人敬老,争当孝子,尊老敬老风气浓厚,处处洋溢着祥和的气氛。
重教篇
“咱农民靠种地和养鱼供孩子上学不易,加上这几年乡里引进的、新上的企业多了,小孩们打工挣钱变得容易了,一些见识短浅的家长就想让孩子们早早下学去打工。一个人没文化不行,一个村没有了 ‘文化人’发展也快不了。再穷不能穷孩子,少什么不能少教育。说句到家的话,我们凑钱贷款也支持孩子们上学!”村党支部书记薛长民说。村里每年给考上大学的孩子每人1000元作为奖励,即使这些大学生将户口迁出,村里仍为他们保留责任田,直到参加工作。
现在的薜庄人看到了也尝到了教育的甜头,“有什么不如有文化”成为大家的共识,家家户户都尽心竭力供孩子上学读书。这几年,村里共出了120多名大学生,成了远近闻名的“状元村”。
拥军篇
薛景顺家门上的对联格外醒目,横批 “光荣人家”写满了作为军属之家的自豪, “踊跃参军青年志,光荣入伍慈母心”更是写出了这些拥军家属的心声。
每逢过年,村党支部不但组织人到军属家里贴喜联,还敲锣打鼓扭秧歌,为光荣人家送去问候,送去祝福。
薛景顺的母亲说:“孩子参军是好事,保家卫国,光荣!我们在家再苦再累也支持他。”
村里人的支持,家人的理解,成为这些入伍军人的坚强后盾。薛庄每年都有4到6名年轻人光荣入伍,是全县出了名的 “拥军优属村”。
□任相国 尚静静 秦国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