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帮助    
  文章搜索:
用户名: 密码: [注册][找回密码]  
融合传统与现代的杰作
——武城县地毯博物馆游览印象

原始制作地毯工具


龙腾图挂毯


  武城县建成了全国第一个地毯博物馆!带着惊喜,笔者立刻驱车赶往博物馆所在地——山东神龙毯业公司。
  驻立在眼前的这座宏伟的建筑物,没有复杂的造型、没有多余的渲染、没有刻意的雕琢……就像一座水立方一样的艺术殿堂。整座建筑外观采用的都是银灰色的轻型钢装饰材料,既简约又现代,给人一种大气、厚重的感觉。建筑物的左上方,“地毯博物馆”几个红色的艺术字与庞大的建筑相得益彰,成为画龙点睛之妙笔。
  在导游的引领下,我们走进了这座神秘的艺术殿堂。导游介绍说,这座展馆由中央美院的专家主持设计,分为历史馆、珍品馆、新产品馆和腾飞馆。前三个展馆都是“回”字型设计,中间的“口”字以一块长11米、宽3.68米的艺术地毯“龙腾图”上下贯通,气势恢宏,大气磅礴。这幅“龙腾图”是专门为博物馆建设设计创作的,以双面壁挂同形,各展九龙腾飞之势,寓意神龙地毯腾飞发展,中国地毯遍及世界。这块挂毯是中国地毯传统工艺与高新技术相结合的结晶,堪称当今世界地毯艺术之最。
  走进一楼的历史馆,舒适、美观的地毯在脚下延伸。浪漫的灯光吸引我们来到正对门的一座古老的木质结构纺织机前。一个身着古装的女工正在悠闲地操作着纺织机,红色的毛线在她手里穿梭,仿佛在诉说着一段美丽的传说故事。织机的两侧分别是中国地毯历史和神龙地毯发展史。站在左侧的中国地毯史展示墙前,我们仿佛回到了远古时代,先人们发挥聪明才智编制地毯的岁月。各个时期的地毯被分别镶嵌在柔美的灯箱内,就连旁边的批注文字设计都古色古香。导游介绍说,我国是地毯最早发源地之一,三千多年前,源于新疆等西北高原牧区,牧民为了适应游牧生活的需要,用丰富的羊毛捻纱,按照编席的方法,编制出了各种织物。先秦时期,艺人们按照民间栽秧的方式,编制出了栽绒地毯“纰罽”。经过了汉、唐、宋、明、清等各个朝代的改良发展,逐步形成了今天的地毯工艺。
  来到神龙地毯50年艺术发展史部分,玻璃墙内陈列的是最初纺线织布用的木质纺线车、木拐子、旋风子、络线墩等。导游介绍说,1958年10月,武城县工业部组织民间十几名织毯艺人,成立了武城地毯厂,也就是神龙毯业有限公司的前身。接下来,展馆以图片和文字的形式,介绍了从1958年到2009年神龙地毯壮大、成熟、升华的三个发展阶段。这期间,企业产品走进了中南海,走向了世界,武城县被中国轻工业联合总会授予全国唯一“中国民族毯业城”的称号。
  看完这部气势恢宏的地毯发展史诗,在导游的带领下我们沿楼梯走向二楼的珍品馆。步入大厅,我们仿佛置身于地毯的海洋。这里既有被国际上誉为“毯上毯”、“王牌毯”的手工地毯精品——90道机拉洗高级栽绒地毯,也有160道波斯地毯、蕴含西班牙民族风情的帝王地毯、源于法国卢浮宫的皇宫地毯,还有独具我国少数民族特色的民族地毯,琳琅满目,精品荟萃。尤其值得一提的是,“金鸡报春”和“奔马图”是国画在挂毯艺术上的创新,“龙凤呈祥艺术挂毯”是为地毯厂建厂20周年创作的,丝光亮丽,纹样栩栩如生。“九龙壁艺术挂毯”是为庆祝德州市第一届经贸洽谈会召开织作的,制作精湛,堪为传世珍品。在整个大厅的中间部分,两件用玻璃罩密封起来的地毯引起了笔者的兴趣。导游说,红色的地毯是开国领袖毛泽东主席60年代铺用的地毯,纹样饱满、丝光如缎,高贵大气。浅绿色的地毯是开国元勋周恩来总理的办公室用毯,色彩素雅,别具一格,两块地毯成为见证历史的珍藏品。
  带着期待,我们跟随导游来到三楼的新产品陈列馆,在此陈列的是近年来神龙毯业有限公司畅销国内外的各类地毯。图案富丽高贵、花形活泼的“龙禧机织手工工艺毯”,采用传统与现代、时尚与精典的设计理念,实现了高科技的编制技术与传统手工艺术的完美结合。“龙禧现代机织手工工艺毯”构图大气,线条流畅自然,纹样立体感突出,现代气息浓郁。导游介绍说,正是凭借这些优势,“龙禧”地毯先后荣获中国名牌、国家免检产品、中国消费者杯等国家级荣誉数十个,产品畅销国内外。
  最后,我们来到四楼的腾飞馆。与其他展馆设计不同的是,这里用新型材料包装成了一个巨大的“龙”形展厅。墙壁上悬挂的是领导关怀、荣誉概览、国际交流等珍贵的资料图片。随行的山东神龙毯业有限公司董事长殷炳君介绍说,这种匠心独具的设计象征着武城地毯业巨龙般腾飞,武城经济蒸蒸日上。笔者不禁赞叹设计者的独到用心。
  游览临近结束,笔者心里还是牵挂着那组惊艳的龙腾图挂毯,最后终于在二楼找到一个绝佳的拍摄角度,用广角镜头记录下了这一精品。
  □王召华 祝丽娜 尹元渤
更多>>  德州日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融合传统与现代的杰作
  本文所在版面
【第 A6 版:旅游】
Document

免责声明

  德州新闻网是由德州日报社所创建的综合性网站,所刊登的第三方发表的各类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资料的版权,均为第三方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所有。

  所有与德州新闻网链接的网站及其内容和版权,由相应的提供者与拥有者负责,德州新闻网对链接网站的内容不承担任何商业法律责任。

  德州新闻网刊登的电子报,均为报纸出版方提供的原版期刊杂志内容。德州新闻网不对报纸做任何内容方面的增减修改,对此等信息的准确性、完整性、合法性或真实性均不承担任何责任。

  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使用了您拥有著作权的作品并对我们的编辑方式有任何异议,请向我们提供您的身份证明及您对该作品拥有著作权的相关文件,我们会尽快根据法律法规妥善处理。

  对于本站拥有版权的稿件,未经书面协议授权,禁止其他网站等有关信息服务企业予以转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