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帮助    
  文章搜索:
用户名: 密码: [注册][找回密码]  
农民工培训关键要有“含金量”
  记者日前从河北省一些基层就业服务中心了解到,很多失岗返乡农民工对政府组织的免费技能培训并不买账,原因是不知参加培训后能否找到工作。与之形成反差的是,在一些创出劳务品牌的县市,农民工踊跃参加培训。看来,就业“含金量”是农民工培训的关键。
  大量农民工失业返乡,最迫切的愿望是就业,参加技能培训主要是为了尽快找到工作,目的性很强,只有那些社会声誉好、就业率高的培训才能受到青睐。然而,目前一些县级农村劳动力培训机构设施落后,培训规模小,培训质量低,政府虽然补贴了大量资金,效果却不明显。更有一些不具备必要资质的机构,为了获取政府补助,巧立名目缩减培训内容,其培训效果可想而知。
  如同优质产品在市场上竞争力强大一样,社会认可度高的劳务品牌也能在劳务市场上赢得先机。“魏县实打实”“衡水织女”“张家口塞外技军”等河北省十大劳务品牌,凭借系统扎实的培训,普遍在春节前就搞好了岗位储备,签订了许多节后劳务订单。这些劳务品牌举办的培训班自然受到广大农民工青睐。
  近年来,国家对农民工培训的投入力度一年比一年大,培训项目的覆盖面一年比一年广。仅新型农民科技培训工程一项,中央财政截至2008年底就已累计安排补助资金40多亿元,同时带动地方投入培训资金30多亿元。然而很多地方存在农民工定点培训机构过多、过滥现象,有的省少则数百家、多则上千家,良莠不齐,导致政府投入“广种薄收”,收效不大,有必要进行整顿。
  解决农民工“厌学”问题,就要切实提高培训“含金量”。对政府而言,可以通过一定的政策和资金倾斜,重点扶持一批规模较大、培训效果较好的培训机构,这既有利于节约资源,也能提高效率。对培训机构而言,要紧密联系就业市场需求,适时调整培训内容。
□张涛
更多>>  德州日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农民工培训关键要有“含金量”
  本文所在版面
【第 A2 版:要闻】
Document

免责声明

  德州新闻网是由德州日报社所创建的综合性网站,所刊登的第三方发表的各类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资料的版权,均为第三方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所有。

  所有与德州新闻网链接的网站及其内容和版权,由相应的提供者与拥有者负责,德州新闻网对链接网站的内容不承担任何商业法律责任。

  德州新闻网刊登的电子报,均为报纸出版方提供的原版期刊杂志内容。德州新闻网不对报纸做任何内容方面的增减修改,对此等信息的准确性、完整性、合法性或真实性均不承担任何责任。

  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使用了您拥有著作权的作品并对我们的编辑方式有任何异议,请向我们提供您的身份证明及您对该作品拥有著作权的相关文件,我们会尽快根据法律法规妥善处理。

  对于本站拥有版权的稿件,未经书面协议授权,禁止其他网站等有关信息服务企业予以转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