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帮助    
  文章搜索:
用户名: 密码: [注册][找回密码]  
美俄两颗卫星太空相撞
产生数千太空碎片,可能波及带核反应堆卫星
作者:均据新华社


资料图:铱星


  据新华社华盛顿2月11日电 美国宇航局官员11日表示,美国一颗为私营公司所有的商用通信卫星与俄罗斯一颗已经报废的卫星10日在西伯利亚上空相撞,这是太空中首次发生完整的在轨卫星相撞事件。
  此次撞击事件由美国国防部空间监视网观测到。撞击事件于美国东部时间10日11时55分(北京时间11日零时55分)发生在西伯利亚上空约790公里处。
  此次撞击事件发生在近地轨道范围。近地轨道又称低地轨道,一般高度距地面2000公里以下的近圆形轨道都可称近地轨道。通常这一轨道中气象卫星、通信卫星等较为密集。
  据美国媒体12日报道,目前美国宇航局已监测到了卫星相撞后产生的数十个较大碎片。这些碎片已分成了两团碎片云。
  美国宇航局约翰逊航天中心太空垃圾研究专家马克·马特内表示,现在暂不能了解本次卫星相撞到底会产生多少碎片,因为一些碎片可能只有厘米甚至微米大小,一时难以监测到。他估计,美国宇航局至少会发现数千个碎片。
  美国宇航局其他专家认为,这些卫星碎片撞到国际空间站的可能性不大,因为空间站的轨道距地面354公里左右。
  据新华社莫斯科2月12日电 俄塔社12日援引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俄航天界专家的话报道说,俄美卫星撞击后产生的碎片向不同方向飞散,这些碎片有可能撞上处于太空飘移状态、高度相近的苏联时期的卫星。他介绍说,这些卫星属于退役老化的海洋监视卫星,上面装有核反应堆,如果碎片与这些卫星相撞,有可能在太空中形成放射性碎片带。

相关链接

  历史上三次太空相撞事件

  1991年12月底,俄罗斯一颗失效卫星 “宇宙1934”撞上了本国另一颗卫星“宇宙926”释放出来的大碎片,前者一分为二,后者零碎到无法跟踪。
  1996年7月,法国的“樱桃”通信卫星被多年前“阿丽亚娜”火箭入轨时产生的一枚碎片以每小时3.1万公里的速度击中。卫星主体虽没有受到损伤,却导致一个观测装置受损,卫星运行超出正常范围。
  2005年1月17日,在太空中飞行了31年的美国“雷神”火箭废弃物和中国长征四号火箭残骸,以每秒5.73公里的相对速度碰撞,长征火箭残骸近地点轨道下降了14公里,美国火箭废弃物一分为四。
太空垃圾危害大
  太空垃圾就是空间碎片,是人类空间活动的产物,包括完成任务的火箭箭体和卫星本体、火箭的喷射物、在执行航天任务过程中的抛弃物、空间物体之间的碰撞产生的碎块等,是空间环境的主要污染源。
  据有关统计,地面能探测到的1000公里以内、尺寸10厘米以上的太空垃圾约有1.8万个,主要源自美国和俄罗斯。目前,地面上能观测到并记录在案的碎片约有4000多万个,形成约3000吨太空垃圾。
  太空垃圾对航天器来说简直就是天敌。一块阿司匹林药片大的残骸就能将人造卫星撞成“残废”。

  碎片可能影响我卫星

  据新华社北京2月12日电中科院空间科学与应用研究中心研究员、中国空间碎片行动计划顾问都亨12日说,撞击刚刚发生后产生的碎片呈云状分布,是密集的一团,随时间推移会逐渐散开,目前还不清楚这个碎片云的直径。“这个碎片云会对轨道高度在700公里到900公里范围内的太阳同步轨道卫星产生较大影响。”他说,“这个轨道高度内有许多应用卫星,包括我国的风云一号气象卫星和资源一号等对地观测卫星。”
  “铱33”卫星设计为方盒状,“宇宙2251”卫星为圆筒状。“铱33”卫星为美国私营铱卫星公司生产的一颗商用通信卫星。铱卫星公司拥有66颗卫星组成的卫星网络,向全球提供语音和数据通信服务,美国国防部是其最大客户之一。 (均据新华社)

更多>>  德州日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美俄两颗卫星太空相撞
  本文所在版面
【第 A7 版:国际国内新闻】
Document

免责声明

  德州新闻网是由德州日报社所创建的综合性网站,所刊登的第三方发表的各类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资料的版权,均为第三方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所有。

  所有与德州新闻网链接的网站及其内容和版权,由相应的提供者与拥有者负责,德州新闻网对链接网站的内容不承担任何商业法律责任。

  德州新闻网刊登的电子报,均为报纸出版方提供的原版期刊杂志内容。德州新闻网不对报纸做任何内容方面的增减修改,对此等信息的准确性、完整性、合法性或真实性均不承担任何责任。

  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使用了您拥有著作权的作品并对我们的编辑方式有任何异议,请向我们提供您的身份证明及您对该作品拥有著作权的相关文件,我们会尽快根据法律法规妥善处理。

  对于本站拥有版权的稿件,未经书面协议授权,禁止其他网站等有关信息服务企业予以转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