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帮助    
  文章搜索:
用户名: 密码: [注册][找回密码]  
启动农村市场要打牢“基础”
  斑鸠冲村是广西北海市一个普通村子,春节前喜事临门:农村电网改造工程完工,460多户村民用电得到了保障。今年春节期间,不少农户纷纷购买电饭锅、电视机、洗衣机、冰箱等电器。一位叫林益丰的村民告诉记者,除了日用电器,他还购买了粉碎机、碾米机,一下子开支了近万元。
  扩大国内需求,最大潜力在农村。斑鸠冲村是个典型例子。过去村民用电使用临时线路,电费每度高达1.2元,而且由于电压不稳定,三天两头停电,农民虽然有愿望、有能力改善生活条件,面对价格日益低廉的各种家用电器,却不敢购买,个别家庭购买的彩电成了摆设,洗衣机变成盛米桶。农村电网改造直接改变了这种状况。
  近年来国家实施道路 “村村通”工程,许多地方 “行路难”问题得到了较大改善,大量摩托车、微型车进入千家万户,不仅提高了农民生活水平,而且提高了农村生产力。在广西许多山区,摩托车、微型车成了农民主要的运输工具。
  中央一直重视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多年来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成果,为扩大内需、应对金融危机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同时应看到,由于投入不足等诸多原因,基础设施建设对拉动农村消费的效应还没有充分发挥,还大有文章可做。
  以农村道路 “村村通”工程和电网改造为例。目前的 “村村通”和电网改造,普遍以修通乡镇所在地与村委会之间道路、线路为目标,而在村委会各个分散的自然村屯,多数农民家门口的“行路难”仍未得到解决,未能实现便宜、稳定用电,交通、电力服务实际没有真正覆盖,形成了 “最后一公里梗阻”。此外,一些地方水库等大的水利设施建好后,将水送到田头的排灌渠却长年失修,影响了农民购买水利机械的热情。
  中央一号文件对乡村道路建设、农村电网改造、安全饮水工程、沼气建设、危房改造等作出了部署。各级党委、政府应充分认识到改善农村基础设施的作用和意义,在贯彻中央一号文件时,牢牢抓住这一 “牛鼻子”,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投入,为拉动农村内需、服务农民消费创造条件。
  □梁思奇
更多>>  德州日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启动农村市场要打牢“基础”
  本文所在版面
【第 A3 版:新闻视点】
Document

免责声明

  德州新闻网是由德州日报社所创建的综合性网站,所刊登的第三方发表的各类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资料的版权,均为第三方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所有。

  所有与德州新闻网链接的网站及其内容和版权,由相应的提供者与拥有者负责,德州新闻网对链接网站的内容不承担任何商业法律责任。

  德州新闻网刊登的电子报,均为报纸出版方提供的原版期刊杂志内容。德州新闻网不对报纸做任何内容方面的增减修改,对此等信息的准确性、完整性、合法性或真实性均不承担任何责任。

  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使用了您拥有著作权的作品并对我们的编辑方式有任何异议,请向我们提供您的身份证明及您对该作品拥有著作权的相关文件,我们会尽快根据法律法规妥善处理。

  对于本站拥有版权的稿件,未经书面协议授权,禁止其他网站等有关信息服务企业予以转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