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帮助    
  文章搜索:
用户名: 密码: [注册][找回密码]  
抗旱保苗呼唤长效机制


  2008年入冬以来,一场50年不遇的大旱席卷了我国大部分冬小麦主产区,夏粮丰产面临严峻挑战。这场大旱又一次提醒人们:必须构建抗旱保苗长效机制,以防再遇大旱威胁。

  50年一遇大旱席卷北方麦区

  “终于来水了,这可是救命水啊!”2月5日,看着自家的“水白龙”汩汩地把水送到麦田里,山东省聊城市茌平县温陈乡齐营村村民张方斗悬了一冬的心终于落地了。
  去年入冬以来,齐营村就没下过雨雪,地里旱得很。一脚踢向地里,一股黄尘就蹦了起来。前几天,张方斗不时来到自家麦田,看到蔫巴在地上的麦苗,只有中心几根青苗子无力地藏在一小撮枯草一般的麦簇里,别提多心疼了。但是,天不下雨,黄河水也久久没送到田头的沟渠,他也只能干着急。
  这只是今春我国大旱的一个缩影。国家防总办公室统计显示,目前全国耕地受旱面积3.01亿亩,有437万人、210万头大牲畜因旱发生饮水困难。
  气象专家综合分析认为,去冬今春我国北方冬麦区旱情为30年一遇,小麦主产区旱情为50年一遇。2月5日,国家防汛抗旱总指挥部召开了全国冬麦主产区8省抗旱异地会商会议,并宣布启动一级抗旱应急响应。这是《国家防汛抗旱应急预案》级别最高的应急响应机制,也是我国历史上首次启动一级抗旱应急响应。

  引黄指标缓解“燃眉之急”

  据气象部门的统计,去年11月1日以来,山东、北京、天津、河北大部、山西、河南、安徽北部、江苏北部、湖北东北部、甘肃东部等北方冬麦区降水量较常年同期偏少五成至八成,山西中部、河北中南部、河南东北部和中部、山东西部、安徽西北部等地降水量偏少八成以上。
  在受灾较严重的山东省,据介绍,2008年11月份至今年2月5日,降水仅9.5毫米左右,较历年同期偏少近73.2%。这使山东省受旱农田面积达到了3062万亩,重旱1152万亩(土壤水分在10%以下),三分之一的市受旱面积在200万亩以上。在降雨尤其少的菏泽、聊城、德州、济宁、枣庄等鲁西地区,受旱特别严重。
  黄河水是北方多数麦区的重要水源。据山东黄河河务局水调处有关人士介绍,去年秋季以来,黄河流域普遍干旱少雨,山东省上游的晋、陕、豫等省同样发生了大面积干旱。受持续干旱影响,对山东省黄河调水量起到关键作用的黄河小浪底水库可调节水量仅17.1亿立方米,比去年同期偏少17.4亿立方米。

  构建抗旱长效机制

  山东省水利工程管理局副局长尹长文等专家指出,在我国北方麦区,抗旱水源主要分三大类:黄河水、地下水和地表水。建立抗大旱的长效机制,首先就要从这三个方面考虑。
  由于地表水(主要为水库水)灌溉近年来经常受工业用水、城市用水的挤压,来源不稳定,而地下水即机井灌溉成本又较大(同等条件下约为3倍)、营养成分相对较低,许多农民主要依靠黄河水灌溉。从黄河水利用角度看,国家必须加强对黄河水源的统一管理,严格用水秩序和配额标准,使黄河水资源整体流动起来,充分发挥有限的黄河水资源利用的最大效益。对沿黄地区,有关部门必须形成全国一盘棋的观念,科学调度,优化配置城镇供水、农村生产及人畜饮水、工业用水和生态用水等各类水源。在大旱等特殊时期,有关部门则应合理调整黄河下泄流量,缓解沿黄地区用水紧张局面。
  “引黄补源、以井保丰”也是许多沿黄地区有效的抗旱经验。在确保汛期安全的情况下,有关地方政府还应完善各类水系网络,充分利用各类工程,在平时尤其是汛末,加大引黄力度,把黄河水和地表水蓄积到平原水库以及田间的沟渠中,同时注意以黄河水及时填补地下漏斗区,确保旱季井水需求。“一些地方在入冬前把田头的沟渠灌得满满的,冬天结冰后封着不用,春旱时就能派上大用场。”尹长文说。
  同时,专家还指出,为了建立抗旱长效机制,光做水文章还不够,还需要许多配套措施。从政府层面看,田间的水利网络要充分纵伸,并经常疏浚掏深,确保水头能送到田头,方便农民取水。作为应急措施,各地应重点加紧建设一批投资少、见效快的小型应急抗旱水源工程,以备不时之需;在农民需要远距离取水、出现抗旱保苗和灌溉成本矛盾时,政府应该给予农民一定的抗旱补贴。
  从农民层面看,入冬前对易旱地块进行冬灌,确保麦田越冬墒情,能够缓解春旱和麦田返青需水的矛盾,值得在农村推广。此外,应进一步强化节水宣传,推广节水灌溉、小水细灌,增强全社会节水意识,防止出现靠近干渠的农田大水漫灌,而远离水头的农田 “救命水”却久候不至的情况。
  □苏万明

更多>>  德州日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抗旱保苗呼唤长效机制
  本文所在版面
【第 A3 版:新闻视点】
Document

免责声明

  德州新闻网是由德州日报社所创建的综合性网站,所刊登的第三方发表的各类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资料的版权,均为第三方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所有。

  所有与德州新闻网链接的网站及其内容和版权,由相应的提供者与拥有者负责,德州新闻网对链接网站的内容不承担任何商业法律责任。

  德州新闻网刊登的电子报,均为报纸出版方提供的原版期刊杂志内容。德州新闻网不对报纸做任何内容方面的增减修改,对此等信息的准确性、完整性、合法性或真实性均不承担任何责任。

  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使用了您拥有著作权的作品并对我们的编辑方式有任何异议,请向我们提供您的身份证明及您对该作品拥有著作权的相关文件,我们会尽快根据法律法规妥善处理。

  对于本站拥有版权的稿件,未经书面协议授权,禁止其他网站等有关信息服务企业予以转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