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是婆婆的“音乐老师”。
她是老人的“保健师”。
刘淑君是武城县第三实验小学的一名普通教师。虽没有惊天动地的壮举,但在追求事业精益求精的同时,用她的一片孝心和爱心真诚地呵护着自己的家庭。她的孝德感染了周围很多人,成为同事、朋友们学习的榜样。
一
刘淑君常说,老人就像夕阳的余辉,虽然光热在慢慢褪去,但却是一道美丽的风景,自己要用真心孝顺公婆,尽自己最大努力让这美丽的风景长存。
结婚十几年来,刘淑君一直和婆婆、公公住在50多平方米的两间平房里。进入这个家庭后,婆婆、公公把她当成了自己的亲闺女。婆婆是一个标准的贤妻良母,温良贤淑,待人宽厚;公公学识渊博、善良朴实。她和丈夫偶有口角,闹矛盾,婆婆、公公都坚决地站在她这一边为她 “撑腰”。为此丈夫 “嫉妒”她夺走了他的母爱,她却甜在心头。婆婆、公公都曾经是老师,深知作为教师的辛苦,为了支持她的工作,婆婆承担了很多家务。
婆婆、公公待自己恩重如山,刘淑君记在心里,落实在行动上。有时间经常陪老人聊天、谈心。工作中的困惑,生活中的烦恼,无话不谈,她和婆婆情同母女,更像朋友。老人的每个生日她都早早地准备好礼物。冬天的棉衣、夏天的单衣,她都提前备好。她和丈夫发了工资、奖金,悉数交给婆婆,十几年如一日。同事们知道后都私下里问她:“你真傻,这样花钱多不方便啊!”但她总是想:老人养育了孩子,晚辈就应该让老人尝到付出的回报。
二
她刚结婚那年秋天,丈夫的姥姥不慎摔倒,从此卧病在床,生活不能自理。婆婆把她接到家里住,一些重活、脏活就落在了刘淑君身上。她那时正怀着女儿,但没有半句怨言。姥姥有很严重的胃病,吃饭后总会难受一段时间。为了减轻老人的痛苦,刘淑君每天都要匆匆结束自己的三餐,赶紧坐下来给姥姥推拿。为了让姥姥觉得更舒服,她在自己身上做实验,掌握最合适的力度,以便更好地服侍姥姥。有时候她有事回娘家,老人家总会掰着指头算她回来的日子。刘淑君说: “我不能让老人长生不老,唯一能做的就是更加贴心地孝顺老人。”就这样,刘淑君床头尽孝,一直到姥姥去世。
三
2000年,公公突然耳朵失聪,多方治疗无果。她不想让老人在无声的世界里度过晚年,花了八千多元为他买了进口针剂,也无济于事。随后又花了几千元买了高档的助听器。公公的听力有所恢复。刘淑君说,只要能让老人重新回到有声世界,经济上的付出是微不足道的。
2007年,70多岁的婆婆因老年性肺炎住院治疗,为了让婆婆得到更多的照顾,她便和丈夫轮流值班。既不能耽误学校工作,还要去医院伺候婆婆,时间很紧张,甚至好几次在路上因为赶时间而摔倒,但出现在婆婆面前的她始终是一张笑脸。医院里没有电视,她就坐在婆婆身边说家常话,不厌其烦;婆婆爱干净,便每天都为老人洗衣,洗脚,擦洗身子;医生说肺病病人不能吃太饱,肉类食品也要尽量少吃,为了满足老人身体所需的营养,她到处找菜谱,咨询网上的营养专家,用牛奶、鸡蛋、芝麻糊、麦乳精等调配出多种流食,每次都给婆婆端上不同的菜肴。在她的悉心照料下,老人的病情有了很大好转。医院的护士和病人家属对婆婆说: “您女儿真孝顺啊,您老人家真有福气!”老人眼含泪花笑着说: “不是女儿,是我儿媳啊!”婆婆康复后回到家中又能跟邻居们聊天说笑了,她逢人就夸自己的儿媳。每当这时,刘淑君感到幸福极了,她说: “老人的健康幸福是我最大的心愿,老人的认可是我最大的荣耀。”
在去年武城县举行的首届 “当代二十四孝贤”颁奖典礼上,刘淑君作为代表上台宣读承诺书。谈到获奖感受,刘淑君说,在外修桥补路不如在家孝敬父母。动物中都有羔羊跪乳、乌鸦反哺之说,何况我们人呢?
□文/图王召华 祝丽娜 何利